意大利城市政治体制与权力空间的演变(1000—1600)(5)
其次,市政厅是城市居民自豪感和公共精神的一种表达形式。随着城市世俗力量的壮大和市民生活的发展,市民精神也逐渐成长,其表现之一就是对本城文化的认同。在发展过程中,意大利城市在各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修建市政厅的竞赛就是其中之一。市政厅是最重要的世俗公共建筑,修建市政厅是提升城市荣耀、美化城市形象、增强市民自豪感的重要手段。(63)锡耶纳政府委员们在讨论修建市政府大楼时指出:“对每一个城市来说,一个光荣的事情是:它的统治者和官员应当拥有美丽和荣耀的建筑,既是为了全体市民,也是因为外乡人经常来这里做生意,这对城市的名望是至关重要的。”(64)市政厅是这一时期“城市颂”礼赞的主要对象。(65)表现城市图景的图像也将市政厅作为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和文化象征加以呈现。 市政厅是属于全体公民的公共空间,内部构造体现了其公共性。市政厅通常都有专门用于召开“大政务会”的厅堂,如锡耶纳的“寰宇图厅”、威尼斯总督宫的“大议会厅”和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宫”的“五百人大厅”等。市政厅的内外装饰,包括绘画和雕塑,也颂扬和表达共和国的历史或光辉成就。(66)公共性还体现在市政厅广场。最初市政厅并没有专用广场。比如,1197年皮亚琴察市民集会时,不得不借用主教堂的广场,该城的主教堂、市政厅和市场共用一个广场。(67)随着城市宗教、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分离,开始出现“专门化”广场。市政厅广场通常是城市中最大的广场,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性的,在这里举行各种盛大的公共仪式活动,如集会、节日庆典、盛大游行以及处决要犯等。市政厅及其广场构成了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反映了城市共和国政治生活的开放性和公共参与性。 最后,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的市政厅大都是国际哥特式风格“本土化”的产物。它们既共有哥特式风格一些重要因素,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市政厅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中世纪意大利根深蒂固的自治传统相关。自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传统和习俗。在城市公社时期,各城居民皆以其城市为荣,并非常注重当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在规划建设作为本城重要象征的市政厅时也力求独树一帜。因此,在意大利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城市的市政厅都各有特色。市政厅的建筑风格往往引领一个城市的建筑时尚,比如锡耶纳的许多私人宫邸就借鉴或模仿了该城市政厅的风格;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宫和斯特罗奇宫也都采纳了该城市政厅的粗石立面。在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兴起之前,威尼斯显贵的家族宫室也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威尼斯总督宫的哥特式风格,比如大水道边的“黄金宫”和“佛斯卡里宫”就明显受到了总督宫的影响。 (二)城堡--领主权力的象征 从13世纪晚期到15世纪中期,随着共和制瓦解和世袭“领主制”的兴起,城市的权力空间也发生了转变。领主夺取城市统治权后,原有的市政厅或成为他们的私宅,或转变为单纯的办公场所,有的市政厅钟楼甚至变成了监狱。(68)另一方面,领主们开始在城里修建城堡和宫殿,新修的城堡和宫殿往往连成一体,是保卫领主家族安全和威慑城市居民和潜在反抗者的堡垒。15世纪建筑理论家阿尔贝蒂建议将城堡修在城市边缘地带,以便抵御外部侵犯和防范内部骚乱。(69)另一位建筑理论家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指出:“城堡是城市身体的首要部分,恰如头是人体首要器官。如同人若失去头颅就意味着失去了身体,谁若失去了城堡就意味着失去了他统治的城市。”(70)16世纪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更精辟地指出:“为了更稳固地保有国家,君主们建筑堡垒,作为对付那些企图反对自己的人们的缰绳和马勒,并且作为对付突然失宠的安全避难所,这已经成为习惯了。”(71) 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是领主制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领主的权力尚不稳固,巩固统治是其首要考虑,这构成了城堡兴起的背景。维罗纳的早期领主埃泽利诺·达·罗马诺竭力在征服的城市修建城堡,但其短命的统治致使其计划未能实现。有些领主将城市中心区域封闭,形成“城中城”,作为统治的据点。1322年,卢卡领主卡斯特拉卡尼遭到乌尔比诺和比萨民众起义的冲击后,将卢卡城中心地带用高墙封闭,形成一个“城中城”,卢卡居民称之为“奥古斯塔”,佛罗伦萨编年史家维拉尼描绘它是“一座壮观的城堡”。(72)1342年,雅典公爵布里纳的沃尔特成为佛罗伦萨最高统治者后,曾企图将“长老会议宫”变成其私宅并将其改造成一座城堡。(73)但沃尔特最终被佛罗伦萨人赶走,他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从14世纪中期到16世纪,意大利多数城市都确立了稳固的世袭领主制,与此同时,城堡也遍及各地城市。1354年,维罗纳领主康格朗德二世平定一场叛乱后在维罗纳城人口稠密的中心区修建了一座城堡,时人称为“旧城堡”。修建这座城堡主要是为了保卫领主政权,威慑其属民。(74) 米兰的维斯孔蒂家族也不遗余力地在其统治的城市修建城堡。鲁凯诺·维斯孔蒂一边征战,一边修建城堡。(75)1346年,他征服帕尔马之后,把该城的中心广场封闭,变成一个城堡。后来,维斯孔蒂家族在布雷西亚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样做的用意显而易见,就是要把城堡作为捍卫领主政权的据点。(76)当然,维斯孔蒂家族最恢宏、最重要的城堡是在米兰和帕维亚,这两座城市分别是米兰公国的首都和陪都。1360-1365年,维斯孔蒂家族在帕维亚修建了“维斯孔蒂城堡”,城堡周长142米,其规模在当时首屈一指。该城堡有护城壕沟环绕,城堡人口处有一个要塞化的桥梁和吊桥,四角有方柱形塔楼。城堡内设施齐全,有图书馆、地窖、马厩、储藏室和监狱;宽阔的庭院可用来举行马上比武、竞技、宴会等,以展示宫廷的辉煌。(77) 在米兰,维斯孔蒂家族修建了罗马门城堡和焦维亚门城堡。1447年,米兰民众推翻了维斯孔蒂家族的统治,建立了安布罗斯共和国(1447-1450),这两座城堡遂被拆除,古老的市政厅及其广场再度成为共和国的权力空间和公共空间。(78)1450年,雇佣兵队长弗朗切斯科·斯佛尔扎推翻安布罗斯共和国,成为米兰的新领主。他聘请佛罗伦萨建筑师费拉雷特重建了焦维亚门城堡,即今天的“斯佛尔扎城堡”。该城堡位于米兰城西北,周围有护城壕沟环绕,并有62座吊桥,是斯佛尔扎家族控制米兰的战略据点。(79)米兰人把这座城堡看作“对我们米兰人的最终压迫”,其建筑师费拉雷特也承认“由于这座城堡,人们变得顺从和畏惧”。(80)米兰领主鲁多维克·斯佛尔扎告诉他的官员:“焦维亚门城堡非常重要,它捍卫我们国家的存亡。”(81)在其遗嘱中,鲁多维克也明确指出了城堡对于统治者的意义:“我格外尊敬的是城堡和士兵,国家的稳定和维持靠的就是这两样东西。”(82) 1385年,在镇压了一场民众叛乱后,费拉拉的埃斯特家族聘请军事工程师巴托利诺·达·诺瓦拉在费拉拉城北修建圣·米凯莱城堡,即今天的“埃斯特城堡”,它毫不含糊地展示了埃斯特家族意欲主宰费拉拉城的决心。(83)1472年,领主埃尔科莱一世委派建筑师比亚焦(Biagio)建造了一座连接“旧宫”(即费拉拉的市政厅)和埃斯特城堡的高架“封闭走廊”,在紧急情况下,埃斯特家族的成员可以迅速从“旧宫”由此转移至戒备森严的城堡。(84)埃斯特城堡内设有阴森的地牢,地牢墙壁上随处可见当年囚徒留下的文字。与埃斯特城堡类似,曼图亚的贡扎加家族修建的圣·乔尔乔城堡也是一座带有“封闭走廊”的城堡-宫殿综合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