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西夏的手工业(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 杜建录 参加讨论

六制曲及酿酒业
    酿酒是党项人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早在内徙前虽“不知稼穑,土无五谷”,但却开始“求大麦于他界醖以为酒”[28]。内徙后特别是建国后,随着农耕的学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传统的酿酒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无论河西走廊还是沿边山界,到处都有酿酒的作坊。酒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叫“酒”,宋人庄绰记载,“关右塞上有黄羊无角,色类獐鹿,人取其皮以为衾褥。又羌人造酒,以荻管吸于瓶中。老杜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云:‘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盖谓此也。”此外,还有酽酒(西夏文二字,第一字音酽,第二字酒意)、普康酒(西夏文三字,前二字音普康,第三字酒意),目前还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天盛律令》只是规定不许诸人酿造。
    和中原宋朝一样,西夏实行严格的榷曲制度,所有的酒曲均由官府酿造。《天盛律令》规定,诸踏曲库(即踏曲院)大麦、小麦二斗造曲15斤,每个“当计三百钱卖之”。“踏曲库每年踏曲事中不好好踏,不细细磨,粗磨致曲劣,又不依时为之等时,管事者局分大小小监、库监、出纳、局分人等,一律徒二年。”这是制曲,至于卖曲则由卖曲库负责。
    西夏的踏曲库一般设在京师及大都督府、鸣沙军、官黑山、黑水等中心城镇。卖曲库设置范围则比较广,除上述地区外,还有定远县、回定堡、怀远县、临河县、会州、保静县、南山九泽、五原郡、宥州、夏州、富清县、北院等地。《天盛律令》规定:中兴府踏曲库设“二地居、一小监、二出纳、一掌钥匙、四掌斗、六监库”;鸣沙军、官黑山、黑水“三种踏曲库二小监、二出纳、一掌秤、一掌斗、二监库”;定远县等18种地方卖曲库则“一律设二小监、二出纳、四拦头”[29]。
    既然酒曲专卖,因而西夏政权严禁私人酿造,倘若违律,私曲价值自1缗至20缗,主犯分别判以13杖至12年徒刑,从犯判以10杖至10年徒刑;20缗以上主犯判无期徒形,从犯判12年徒刑[30]。此外,诸人亦不许制造小曲,“若违律造之时,一团当与一斤相等,当量其造私曲量,承罪次第依法判断”[31]。“诸人买敌之曲自用时,当比造私罪减一等,曲当罚没纳入官。”[32]
    至于酿酒则分官、民两种,所谓官酿,即各级官府开设的酒务或酒坊。1040年宋环庆副部署任福破西夏白豹城,“凡烧庐舍、酒务、仓草场、伪太尉衙,及破荡骨咩等四十一族”[33]。白豹城酒务可能就属于官酿。官酿主要供给王室和各级官府,各种酒“置库内供给者,一斗可耗减一升。驮运供给者,一斗可耗减二升”[34]。民间酿造在官府的严格控制下进行,首先须经官府批准,方可开设酒坊,假若不经官方批准,私自酿造至百斤,“有官罚马二,庶人徒三个月,百斤以上一律徒六个月”[35]。其次,必须使用官府卖曲库的酒曲,并专曲专用,不许向他人转卖。不论是官酿还是民酿,都在西夏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元昊“每举兵,必率部长与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见,择取其长”[36]。赵德明时,“所部蕃族酿酒,召内属户饮之,欲诱其背畔”[37],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17]史金波,白滨,吴峰云。西夏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307-308,315.
    [2]文物[J].1978.(8)。
    [3][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328)[M].元丰五年七月丙戌条。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11)[M].明道元年十一月癸已条。
    [5]王静如。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J].文物,1980,(9)。
    [6]鸡肋集(9)[M].转引自《西夏史稿》。
    [7][8]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40)[M].陇右道下。
    [9][10][1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514)[M].元符二年八月辛巳条。
    [12]嘉庆定边县志·田赋志·盐法[M].
    [13]这个产量完全是可能的,据《嘉庆定边县志》载,清代仅花马大池就年产盐800万斤。
    [14]天盛律令·盐池开闭门(18)[M].
    [15]包拯。包孝肃奏议·论杨守素(9)[M].四库影印本,427-171.
    [16]隋书·党项传(83)[M].
    [18]蒙古志·物产(3)[M].台北:成文出版社。
    [19][34]天盛律令·物离库门(17)[M].
    [20]孙寿岭。武威新发现的西夏瓷器[J].文物天地,1993,(1)。
    [21]曾巩《隆平集》卷20载:西夏“民居皆土屋,有官爵者始得覆之以瓦”。
    [22][23]捷连提耶夫·卡坦斯基。西夏国的书籍业[M].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
    [24]孙寿岭。西夏泥活字版佛经[N].中国文物报,1994-03-27.
    [25]孙昌盛。西夏印刷业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6]戈尔巴切娃,克恰诺夫。西夏文写本和刊本目录[M].莫斯科:东方学出版社,1963.
    [27]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99-100.
    [28]旧唐书·党项羌传(198)[M].
    [29]天盛律令·库监派遣调换门(17)[M].
    [30][31][32][35]天盛律令·酒种种门(18)[M].
    [3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8)[M].康定元年九月壬申条。
    [36]宋史·夏国传(上)[M].
    [3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73)[M].大中祥符三年五月癸卯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