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史言 参加讨论


    1917年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⑤。“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标志着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919年在中国大地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次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⑥。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五四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如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觉悟》和《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董必武、恽代英主办的《武汉星期评论》,瞿秋白主编的《新社会》等。与此同时,新民学会、觉悟社、利群书社、改造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也先后成立。陈望道于1920年4月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很大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同时,唯物史观也广为传播。在这方面,李大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他也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早在1919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公开宣布自己的信仰。在宣传马列主义同时,他不断发表讲演、论著,扩大唯物历史观的影响。从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等校开设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程;又先后发表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研究历史的任务》等论文以及著名的论著《史学要论》。
    李大钊在他的论著里,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了精僻的阐述,他说:
    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
    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它变动⑦。
    除了写作以外,李大钊的讲课和讲演也收到了极大的效果。1922年,他先后应邀在北大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作“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经济学说”等讲演。当他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正如封建制度一定要转变到资本主义制度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时,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注意,有一位原来反对社会主义的北大学生听后说:“李先生以唯物史观的观点论社会主义之必然到来,真是一针见血之论,使我们再没有话可说了”⑧。
    这一时期,蔡和森发表的《社会进化史》也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述社会发展史的论著。
    如果说李大钊等在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那末,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特点,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指导革命斗争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唯物史观,在理论上、方法上、内容上,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所作的最深刻的解剖,对于革命斗争中认清敌我,解决团结谁、依靠谁的问题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原理为党的农村土地改革制定了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标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则以历史为镜子,指出“历史上的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⑨。《实践论》和《矛盾论》在方法论上则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许多名著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指南,特别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名篇是每位史学工作者不可不读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