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岭南社会阶级的变动(2)
刘宋泰始四年(468),交州刺史张牧(《资治通鉴》卷132作刘牧)死,交州土豪李长仁杀戮北来流寓者,(注:《宋书·徐爰传》卷94,第2312页。)自领州刺史。北来流寓者即北方迁入岭南者也,其中有官吏,也有士兵。李长仁是否汉族以外的族类,史书也未明言。他所以要杀北来流寓者,显然是由于受这些外来人的压迫所采取的报复行动。东晋年间,“专威交土”的梁硕,亦地方的土豪,也曾悉杀“侨人”之“良者”。(注:《晋书·王机传》卷100,第2625页。)所谓“侨人”、“良者”,指的是北来上层人物,梁硕把他们统统杀掉,同样是因为受他们的压迫之故。可见岭南的土著,包括地方豪强,受北来官吏的欺凌,由来已久。 李长仁死后,其弟李叔献继续把持州政,时齐高帝萧道成刚夺取皇位,为了息事宁人,仍以之为交州刺史。而叔献受命后,割断外国贡献,实以土族势力与朝廷对抗。永明三年(485),齐武帝派刘楷为交州刺史,率领郡兵准备诉诸武力,李叔献自知不能抗衡,才舍州逃避。(注:《南齐书·东南夷传》卷58,第1017~1018页。) 梁大同七年(541年),交州发生李贲之乱。李贲出身交趾豪族,(注:《陈书·杜僧明传》卷8,第135页。)颇具文化。但梁统治者对他并不重视,李贲郁郁不得志。他的同郡并韶,亦有才学,前往京都求官,吏部尚书蔡撙仍抱着门第的观念,以并姓先前没有显著人物为借口,不肯给予较高的官位,委派他为广阳门郎。广阳门是京城建业西南的一座城门,广阳门郎便是这座城门的长官。并韶耻登此低位,与李贲同返乡里。时武林侯萧谘是交州刺史,因苛刻暴虐,大失众心。李贲回到交州后,利用他曾监德州(今越南荣市)的身份,连结数州的上层人士,于大同七年一齐反叛,将萧谘赶跑,(注:《资治通鉴》卷158大同七年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909页。)并在交趾称帝,年号大德(一作天德),(注:《南史·梁本纪中》卷7,第216页。)企图摆脱梁朝的统治。 李贲的族属史书未有明确的记载,陈霸先说他的军队是“夷獠乌合”(注:《陈书·高祖纪上》卷1,第2页。),他统率的部众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后来李贲失败,逃往屈獠洞(今越南永富)(注:《梁书·武帝纪下》卷3,第90页。),南朝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往往称洞,如胡颖“征讨俚洞”(注:“《陈书·胡颖传》卷12,第187页。),马靖“每年深入俚洞”(注:《南史·萧引传》卷18,第504页。),所谓“俚洞”说的是俚人的村落。屈獠洞是名为屈獠的獠人聚居地。李贲既与獠人有如此密切关系,那么他可能就是“夷獠”的首领。李贲被镇压后,其兄李天宝入九真(今越南清化),收集二万人,会同当地人李绍隆继续抵抗,最终被陈霸先平定。 以上几次颇具规模的反叛,显示了岭南土著的实力,此亦善战阶级也。同时也反映了南朝的统治者确实有未处理好同岭南土著的关系,以致叛乱屡发。 二、南朝岭南土著对统治者的支持 此外,南朝岭南的著名的土著人物还有: 欧阳頠、欧阳纥父子。据《陈书》本传,欧阳頠乃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陈寅恪先生说他可能是始兴(今广东韶关)人,盖《陈书·萧允传》及《南史·萧思话传》俱有“始兴人欧阳頠”之语。而始兴是土著民族聚居地,故陈先生推测其族类甚至可能是俚族或溪族。(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106页。)欧阳頠的后人、唐代文学大家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收录了陈江总《广州刺史欧阳頠墓志》,墓志说:“公家习尚书,少府孺高于汉册,世居渤海,太守文重乎晋原,中原丧乱,避地南迁。”(注:《艺文类聚》卷50“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98页;同书卷52“善政”引陈徐陵《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亦有类似的文字,可见是当时欧阳家世流行的说法。)汉代渤海在今河北沧州东南,是古代著名的郡望。南北朝时候,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虽大大下降,而崇尚门第之风尚未湮灭,人们喜攀附著名的郡望,以光耀其身世。岭南的土著,为了掩饰其被视为“蛮夷”的族源,每每伪称祖先原居中原,且乡里显著,因遇战乱而南徙。由于年代久远,实情却难以稽考,欧阳氏恐乃其中一例。不管怎样,欧阳頠少年时已“以信行笃信著闻于岭表”,(注:《陈书·欧阳頠传》卷9,第157页。)可知他早已同岭南结缘。梁朝末年,欧阳頠累迁始兴内史、东衡州刺史,他在始兴的根基深厚,可以想见。又得陈霸先的信任,授以都督广、交等十九州军事、广州刺史。弟盛为交州刺史,次弟邃为衡州刺史,“合门显贵,名振南土”(注:《陈书·欧阳頠传》卷9,第159页。),岭南尽属其家族势力范围。 陈天嘉四年(563),欧阳頠死,其子纥嗣位,独掌南方十余年,引起了陈宣帝的猜疑,太建元年(569),乃下诏将他调离岭南,这意味他将丧失岭南的地盘。纥仗其土著的地位,且积蓄力量多年,决心与朝廷较量,结果为章昭达所击灭。欧阳家族的势力始则为统治者所利用,后对他又诸多猜疑,终于酿成变乱,此亦当时统治者未处理好与土著的关系另一种例子。 侯安都,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陈书》本传说他“为邑里豪雄”(注:《陈书·侯安都传》卷8,第143页。),即是土著豪族。陈霸先北上逐鹿中原,路过始兴,便与侯安都结交。安都在始兴招募三千人随同出征,此后在历次战役中,屡建奇功,成为陈霸先的重要的依靠力量。安都北上后虽没有重返岭南,但以其势重,又渐用骄矜,终为陈文帝所忌,以“行将不轨”的罪名,赐死于狱中。(注:《陈书·侯安都传》卷8,第148~149页。) 洗夫人,高凉(治今广东阳江)人,(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0页。)洗氏的族源有不同的说法。清代洗宝干所修《岭南洗氏宗谱》卷一称: 冼氏为先,盖出于沈子国,亦周之苗裔。在秦居真定郡(今河北正定南)。有名枘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始皇三十三年,遣赵佗将谪卒五十万人戍五岭,枘与佗同里,且有旧,往投其帐,至岭南,遂家焉,是为冼姓入粤之始。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