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中国历代契约资料的蕴藏及其史料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张传玺 参加讨论

西北科学考察团所得的一批,在抗日战争前期,由劳干先生进行整理、分类、考释,编成《居延汉简考释》一书于1943年在四川南溪石印出版。194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再版。1962年又在台湾出修订版。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图版之部”,第二部分为“释文之部”,第三部分为“考证之部”。劳氏此书编成于战争年代,限于条件,有不少缺点错误。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重新收集整理这批汉简的照片与有关资料,先编成《居延汉简甲编》,于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至1980年,又将新编《乙编》与《甲编》合并,题名《居延汉简甲乙编》,分上、下两册,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共有图版475版,所著录的汉简都注有原简编号,并都有释文。这批汉简有纪年的时间,“起自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迄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 ”③其中有契约原件约十余件,大部分没有纪年;只有两件有纪年,就是《西汉本始元年(前73年)陈长子卖官绔券》和《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欧威卖裘券》④。没有纪年的除买卖衣物契约外,还有买卖布匹、田地契约及少数廪给凭证。
    敦煌县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两汉时为敦煌郡治。其北疏勒河南岸有汉长城东西数百里,西端之玉门关(今小方盘城)扼交通之咽喉,这里与沿线一些障塞都曾有重兵驻守。敦煌简就是这些驻军及有关人员的遗物。本世纪初,英人斯坦因曾三次到中亚进行古迹考察。其第二、三次都经新疆深入甘肃西部,在敦煌地区先后盗走汉简789支。第二次所得,见于法国学者沙畹撰《斯坦因东土耳其斯坦沙漠发现的汉文文书》及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合撰《流沙坠简》。第三次所得,见于沙畹的高足马伯乐撰《斯坦因在中亚细亚第三次探险的中国古文书考释》及中国学者张凤编《汉晋西陲木简汇编》。我国学者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多次至此地考察,收得汉简1336支,简影和释文已公布者仅100余支。敦煌汉简中亦有几件契约, 最重要的一件是《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节宽德卖布袍券》⑤。
    汉代契约原件虽发现不多,但却是我国现存契约原件中最早的一批。有了这批契约,我们才能得知汉代契约的原貌,也才有可能利用这批契约原件对照文献记载,开展对中国早期契约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如其中之一的《汉(居延)长乐里乐奴卖田券》,是现存自战国至南北朝千余年间唯一的一件土地买卖契约。正是有了这件契约,才在法权上为当时已经确立的土地私有制度和已很盛行的土地买卖关系提供了实物证明。
    2、新疆魏晋至隋唐契约
    现存新疆地区最早的契约原件为自魏晋至隋唐时期的遗物。由于发现地点较多,以地命名,可别为海头魏晋契约,高昌西晋、十六国、高昌、唐代契约,龟兹唐代契约,于阗唐代契约。
    海头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北岸楼兰遗址,魏晋时名海头,为西域长史府驻地。1899年,瑞典人斯文赫定来此地,盗得魏晋简121支。1906年, 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古,来此地盗得魏晋简173支。1908-1909年, 日本大谷考察队来此地盗得木简5支。1913-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来此地盗得木简48支。 这些简牍在国外多已发表⑥,其中有一些契约原件。斯坦因第二次所得,收入《流沙坠简》一书中。其中属于契约的部分,以六件纪年“廪给券约”最重要。最早的一件为《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五佰{K1B708.JPG}领磏券》,最晚的一件为《西晋建兴十八年(330年)廪粟残券》⑦,中间的几件为魏咸熙二年(265年)、西晋泰始四年(268年)、五年、六年的遗物。西晋在建兴四年(316年)就被匈奴人刘曜灭掉了。此后的黄河流域进入十六国时期,长江流域进入东晋时期。这里所说的海头地区和今甘肃中西部以及新疆其他地区均为原西晋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孙统治着,史称前凉,继续沿用“建兴”年号至四十九年(361年)。建兴十八年为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东晋咸和五年。
    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高昌故址,汉代为车师前部地。汉、魏、晋的戊己校尉都驻于此。公元327年,前凉统治者张骏置高昌郡,设治于此,史称高昌城。其后西凉、北凉因之。公元460年,柔然灭沮渠氏的北凉残余政权, 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张、马、麴诸氏相继在此称王,史称“高昌国”,均都高昌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灭高昌国,以其地为西州,西州都督府驻高昌城。 九世纪中叶以后,这里又为“西州回鹘”(即“高昌回鹘”)所居,以高昌城为“王城”。总之,高昌城自汉至西州回鹘时的一千余年间,一直是西域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多。自本世纪初以来,这一地区屡有古文书发现。外国人来此地盗掘者有日本的大谷考察队和英国的斯坦因等。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59-1975年间,在高昌城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与哈拉和卓两村一带清理晋一唐墓葬近四百座,发现了大批古文书,这就是为中外学术界瞩目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这批文书绝大部分为纸质,极少数为简牍,有一小部分过去曾发表过。今全部集中,在唐长孺教授的主持下整理、编辑,自1981年以来,由文物出版社陆续出版已至第九册。这批文书中有二百余件契约原件(内有少数草稿和习书),其种类有买卖、租佃、借贷、雇佣等契约,也有遗嘱文书等。内容所涉及,有田地、葡萄园、房舍、菓树、牛马、锦练、粮食、钱财、奴婢等等。少数尚完好,大部分已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有的只剩了几个字。西晋遗物只有一件,为《泰始九年(273年)翟姜女买棺约》⑧,是木简。稍晚于此的有《前凉升平十一年(367年)王念换驼券》、《北凉神玺三年(399年)仓曹贷粮文书》、《西凉建初十四年(418年)严福愿赁蚕桑券》等⑨,再晚的则为麴氏高昌和唐代的遗物。
    龟兹在今库车县东,汉代为龟兹国,属西域都护。唐代为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驻地。这里出土的古文书主要为日本大谷考察队和中国学者黄文弼所采集。其中有契约原件十余件,都是唐代中期的遗物,为借贷和雇佣契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