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诺马么印第安人的数目约有一万,他们居住在一座环境不受限制的雨林里。查格农注意 到,在雅诺马么居住区中心区域的村庄,比边缘区域的村庄更为紧密地挤在一起,由此,战 事发生得更为频繁与激烈。处于中心区域的村庄,四周被其他村庄所包围,因而难以迁走以 逃避攻击,只得加强力量来保卫自己。结果是,中心区域的村庄发展得比边缘区域的村庄规 模要大,原因在于,无论是在攻击还是在防守方面,大的村庄都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激烈 的战事也使得中心村庄的头人变得更加强有力,他们也是战争首领,其影响力随着战事的增 长而增长。村庄与村庄之间攻防联盟的出现,也比周边地区的情况更为普遍。 有意思的是,在卡内罗看来,限制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国家的兴起。(注:卡内罗:《国家起源理论》,《科学》,169(1970),第737页。)他认为,在那里,资源集中与社会限制这两种因素都起过作用。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下一节里将要介绍的那篇文章中,卡内罗根据考卡山谷酋邦的 情况,修正了自己的酋邦互相征战最为基本的动因在于争夺土地的理论,提出,并非所有的 酋邦发动战争都为土地;因为在考卡山谷,战争的主要动因在于虏获俘虏,而非土地。(注:卡内罗:《哥伦比亚考卡山谷证据所揭示的酋邦性质》(Robert L.Carneiro,“The Nat u re of the Chiefdom as Revealed by Evidence from the cauca Valley of Colombia”) ,兰博与吉洛格利主编:《文化演进研究:塞维斯学术研究庆贺会文集》(A.Terry Ramboand Kathleen Gillogly,eds.,Profiles in Cultural Evolution:Papers from a confere nc e in Honor of Elman R.Service.Anthropological Papers,No.85.Ann Arbor:Museum of A 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1),第185页。) 卡内罗的理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赞同之声颇高,但也遇到不少挑战。比如,前面提到他 与巴德合作研究限制环境与埃及国家起源关系的文章发表之后,在同一杂志上即刊登了另外 一篇文章,对他们的解释提出了批评。(注:拉伽查:《埃及国家的兴起与卡内罗的限制理论》(Antonio Perez Largacha,“The Ris eof Egyptian State and Carneiro Circumscription Theory”),《里尔纸草学与埃及学 杂志》,18(1996),第107-118页。)谢维扬教授也提到过,哈里斯曾经举出了国家也有 兴起于非限制环境地区的例子。(注: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第67-68页;M.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 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页。) 顺便提一句,大家可能会认为,因为强调战争尤其征服战争在整个早期社会演进过程中的 作用,近些年来在中国国家起源讨论中受到十分关注的谢维扬教授也许会将卡内罗引为知己 。但是应该知道,卡内罗的理论与谢维扬的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在卡内罗看来,所有的 酋邦与国家都是通过战争而发生发展的,谢维扬则有一个与战争无大关系的部落联盟模式。 (注: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第69-76、121-235页。关于谢维扬部落联盟模式、酋邦 模式与战争尤其是对外战争关系理论的讨论,参见拙文《部落联盟模式、酋邦模式与对外战 争 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第90-105页。) 战争与文化演进 1962年,塞维斯发表《原始社会组织的演进》;1967年,弗里德出版《政治社会的演进》 ;它们同属于Random House的《人类学研究》丛书。这两部书遂成为当代文化演进理论中的 经典著作。谢维扬正确地告诉我们,“弗里德的理论与塞尔维斯(即本文之塞维斯--引者)的理论相互补充,成为现代人类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和政治组织分类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 应当说,两种学说--引者),同时也可以说他们的理论不断得到现代人类学观察的支持。 ” (注: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第171页。)最后一句话虽然不敢说得那么绝对,但是,可以认为无大疑义的是,在塞维斯的《原始社 会组织的演进》和弗里德的《政治社会的演进》发表以后,文化人类学界关于早期人类社会 演化的讨论,的确大致都是在他们的理论架构之上进行的,或者至少可以说,不敢忽视他们 的理论的。尤其是塞维斯的酋邦学说,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与本文相关的是,人 类是怎样从平等的社会演化为不平等的酋邦社会的呢?又是怎样从拥有权威性权力的酋邦演 化为拥有强制性质权力的国家的呢?基本动因是什么?塞维斯提出的是酋邦与国家和平兴起 的观点。他的同窗好友弗里德(注:弗里德是塞维斯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研究生同学,他们一起师从多线进化论者斯图尔德( Julian Steward),两个人维持着终生的朋友关系,在学术思想方面也相互有着重大影响。 塞维斯1975年出版的《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题辞首先就是献给弗里德的 。)也认为,级别社会、分层社会和国家的起源与战争没有什么 必然的关联。(注:弗里德:《政治社会的演进》(Morton H.Fried,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 New York:Random House,1967),第105页。)虽然,塞维斯的基本动因是整合,弗里德的基本动力则是来自于冲突,但是 他们两个在否定战争与文化演进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一点上看法相同。他们的这种和平兴起观 得到了大多数当代人类学家的赞同,(注:卡内罗:《酋邦:国家的前一发展阶段》(Robert L.Carneiro,“The Chiefdom:Precurs o r of the State”),琼斯与考茨主编:《新大陆国家形成研究》(Grant D.Jones and Robe rtR.Kautz,eds.,The Transition to Statehood in the New World.New York: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s,1981),第63页。)当然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其中就有来自于卡 内罗的挑战。1991年,卡内罗发表了一篇文章:《哥伦比亚考卡山谷证据所揭示的酋邦性质 》,收集在专门对塞维斯表示敬意而召开的一次研讨会的文集里,对这种和平兴起观表示了 比较激烈的反对意见。(注:卡内罗:《哥伦比亚考卡山谷证据所揭示的酋邦性质》,兰博与吉洛格利主编:《文化 演进研究:塞维斯学术研究庆贺会文集》,第167-190页。)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材料十分值得酋邦起源问题研究者的注意,加上 卡内罗又对他自己的理论进一步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我们在此特别介绍,希望可以使读 者加深对他战争与文化演进关系学说的理解。 我们知道,卡内罗的酋邦与国家的定义与塞维斯的定义便有所不同。在这篇文章中,他首 先把自己原先的定义抄录了下来:(注:卡内罗:《酋邦:国家的前一发展阶段》,琼斯与考茨主编:《新大陆国家形成研究》 ,第45、69页;卡内罗:《哥伦比亚考卡山谷证据所揭示的酋邦性质》,兰博与吉洛格利主 编:《文化演进研究:塞维斯学术研究庆贺会文集》,第16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