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中国通史的三点史学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代继华 参加讨论

近代以来,从“通”出发去探讨历史规律,将历史的综合与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世界范围和潮流中去认识中国等等,都为历史过程增添了新的富有时代特点的内容。范文澜“总结出通史工作要做到‘直通’、‘旁通’和‘会通’。‘直通’,是要精确地具体地划分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旁通’,是要充分认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象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着。研究者不能只选择某个‘主导’的事物,或持主观武断的态度,而要研究当时社会的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最后归因于物质生产力状况的根源。’把上述两个方面,即:‘对社会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和‘在一定阶段内,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二者综合起来,就是‘会通’。这些都是范老长期从事通史研究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从事史学研究具有极宝贵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注:田人隆:《范文澜的史学》,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通史“在内容上,要求在‘通’字上下工夫,重视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重视贯通古今的发展规律”。(注: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导论》“题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梁启超的“通变新论”,“包含了人类群体大抵都经由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五个阶段,不断在空间上获得扩展,融合并产生新的更复杂的大型群体,直到全球融合”(注: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绪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明朝一章专设“南洋诸国与华侨”、“西洋人东来”(注: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华东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二节,以确切的史实,反映出中国史必然地、逐步地、无法改变地走进世界历史的总格局,中西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互交流、互相碰撞的局面。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过往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只有通史的“通”,才能将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最终落在实处。但是,通史只有“通”是不够的,还得有“史”,即综合的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的综合性是通史的另一优势。通史在本质上是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内容等众多学科的大综合。它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来源于这些学科,又跳出和高于这些学科,并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事真、意新、文美、具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特色的概括和升华。正是这一大综合,较好地体现出史学家对历史认识所特有的恢弘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和理智的思考,体现出历史学对社会的广泛影响。
    梁启超较早地计划运用近代史学思想来综合叙述中国历史。他的通史构想:一、政治之部--朝代篇、民族篇、地理篇、阶级篇、政制组织篇上(中央)、政制组织篇下(地方)、政权运用篇、法律篇、财政篇、军政篇、藩属篇、国际篇、清议及政党篇。二、文化之部--语言文字篇、宗教篇、学术思想篇(上、中、下)、文学篇(上、中、下--文、诗、词、曲本、小说)、美术篇(上、中、下--绘画、书法、雕刻、髹治、陶瓷、建筑)、音乐剧曲篇、图籍篇、教育篇。三、社会及生计之部--家族篇、阶级篇、乡村都会篇、礼俗篇、城郭宫室篇、田制篇、农事篇、物产篇、虞衡篇、工业篇、商业篇、货币篇、通运篇。(注: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附录《原拟中国通史目录》,《饮冰室文集》四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这个目录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今天来看也是很广泛的。以后主张通史者,尽管时有侧重和增删,但万变不离“综合”之宗,只是内容日臻完整、完善和合理。
    可以说,这种综合是通史的规定性内容,无论通史的篇幅大小、内容多少,内容的全面总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受到时代的、认识的、理论的、材料的、篇幅的诸因素影响,通史的综合是不完全的,并且永远不可能完全。但是,追求完全综合始终是最高理想。
    通史将历史过程与历史综合内容合而为一,充分展现出诸种成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使之保全和体现了历史学的学科特征。这是历史学区别和独立于其他现代学科的根本所在,保证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立学科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并将永存下去。
    通史与历史学二词的释义如此相近,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同一内涵的两个不同的词。这就使通史必然牵涉到众多的重要历史和史学理论、方法、实践问题,成为历史学的领头羊。白寿彝因为(多卷本)《中国通史》编撰的需要,在1981年就提出了关于中国史的12个方面和346个问题。(注:田人隆:《范文澜的史学》,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第182页。)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不仅推动了学术界(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文学等)对相关领域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而且对发展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提高中国通史的编撰水平,有重大意义。抓住中国通史,带动史学全面发展,绝不是一句虚语。
    二、中国通史与史学社会功能
    史学是一门积极参与、介入,关怀人生、社会的学科。中国通史是力图通过历史过程和综合内容的结合来有效地反映和叙述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总体面貌的最佳著作形式之一,与史学社会功能息息相关。
    史学社会功能,指的是史学所应发挥的有利社会作用。自有史学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表述就十分多样。这里,我们只是从其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影响来说,中国通史相较其他史书类型、尤其是断代史和专门史能更好、更易、更全面地发挥史学社会功能而言。通史具有贯通古今、内容全面的相对优势。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是与社会时代联系最为直接紧密的历史著作形式之一。以下我们从社会的需要、历史研究的终极目标、通史产生的广泛影响等三个方面对通史与史学社会功能的关系略加申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