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7)
弗兰克的《白银资本》认为,我们在其中生活的同一个世界体系,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就早已存在。他分析了1400年到1800年世界经济的结构与发展,认为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便不是中心,也占支配地位。其主要的表现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68000吨),最保守的估计也占1/4到1/3。弗兰克写道:“本书将证明,欧洲是如何利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强行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 处。” 《白银资本》对西方“欧洲中心论”的传统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应该指出,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学者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历史长期停滞论”的批判,是值得肯定的一种学术倾向。近代以前,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成就,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无论是对于中国人或外国都是很必要的。但是对于中国前近代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的估计要实事求是,不应过分夸大乃至美化。 弗兰克认为公元1400年至180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根据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最大的顺差,通过出口丝绸、瓷器、茶叶、黄金等商品,中国成了世界白银的“终极秘窖”。这种贸易顺差反映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事实上,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比流入欧洲要晚得多。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多少?它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变动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哪是有待研究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宋元以后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朝贡贸易的性质。即使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商品的出口使中国拥有贸易顺差的优势,也很难据此得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结论。在世界各国尚未形成“整体的世界史”的前资本主义时代,有没有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领头羊或支配中心,本来就是大可怀疑的。把这顶桂冠加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古老中华帝国头上,更显得不伦不类。 麦迪森认为公元1世纪时欧洲和中国的经济水平大体相近,到宋朝时欧洲已大大落后于中国。这个估计应该说是接近历史实际的。但他认为从11世纪开始,中国就人均收入而言已领先于世界,这种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中国经济史最令人苦恼的就是统计材料的缺乏,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要困难得多。麦迪森有关人均收入的比较数字完全没有实证材料的支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西方学者对有关中国经济史的数据缺乏分析甄别,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多数人不可能掌握第一手的材料。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中国学者,我们自己对此倒是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历史研究既有事实判断也有价值判断,经济史研究也不例外。对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的估计,如果涉及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探讨,就值得我们更加慎重对待,以免误入某种理论陷阱。例如被西方尊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权威的卜凯,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中国农业经济直到15世纪以前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后来之所以落后主要是经营管理等技术问题。他明确表示不准备“从农民和其他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来考虑所谓的土地状况”。这种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解释中国近代经济落后原因的观点,在当时就受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陈翰笙、钱俊瑞等人的批判。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本来已经给这场争论划下了句号。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步子过猛过快,以及后来的所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的西方学者据此又提出了对中国传统农业结构的重新评价问题。马若望的《中国农民经济》得出和卜凯相同的结论,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只是技术落后,不存在制度上的大毛病。以此,他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不是中国农村本身的制度中孕育有它的社会经济起源。这样的结论,实际上是否定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历史正当性和合理性。 我们以往的经济史研究,偏重于生产关系的分析,对生产力重视不够。西方学者在生产力研究方面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研究生产关系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我们不能丢,还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揭示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对传统经济结构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另一面。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六卷)[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尚书·尧典、舜典[Z].中华书局,1981. [5]史记·夏本纪[Z].中华书局,1959. [6]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商务印书馆,1977.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人民出版社,1975. [8]恩格斯。美国工人运动[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8.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 社,1972. [11]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人 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13]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