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经注与史注的变奏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学术史地位(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张瑞龙 参加讨论

在经注的研究范式中,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就是“注(传)不破经”。这一点在杜预《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 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其例 之所重。”[11](p9)即传无论是“先经”、“后经”还是“依经”、“错经”,但有一 个前提总是不变的,即只能从正面解释经文,而不能怀疑否定经文。但“备异”、“惩 妄”则不同,所谓“备异”,是指“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 并皆抄内以备异闻。”所谓“惩妄”是指“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15](p1471)这样无论“备异”还是“惩妄”,与它所注释的文本便发生了冲突, “备异”将与其所注释文本的不同内容列出,直接动摇了所注释文本的权威性、一致性 ,引起人们对所注释文本的怀疑;“惩妄”则将矛头直指所注释的文本,对其所注释的 文本加以否定、批判,这便大大拓宽了注释的范围和功用,为后世疑经、改经,发现伪 经,在体例上创造了条件。
    北宋刘敞撰《七经小传》,《四库提要》说他“好以己意改经”,并罗列出其所改的 经文,如“《尚书》‘此厥不听’当作‘此厥不德’,谓《毛诗》‘烝也无戎’当作‘烝也无戍’,谓《周礼》‘诛以驭其过’当作‘诛以驭其祸 ’”,“《尚书·武成》一篇,考定先后,移其次序”。[17](p270)。而所谓的传,刘 知几说:“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可见,盛唐之时的刘知几在考察传与注名称的演 变时,便发现在其所处时代所认为的中古之时,传就被名为“注”了,而且在刘知几那 个时代的人看来“惟此二名,其归一揆”(注: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五 《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1页。又,关于“注”“传”名称的转变及历 代对“注”不同称谓的研究,可参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六“经解之名”条;张舜 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69页;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 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341~343页。)。传与注在盛唐时人的 心目中就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了,更不用说北宋之时的刘敞了。因此,他的《七经小传 》正是用“传”(即“注”)这种体裁来对原典经文加以怀疑。尽管只有三卷,但也是《 七经》“注”的单行本。关于这一点,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代学者阎若璩考订伪《 古文尚书》的大作--《古文尚书疏证》,用的便是“注”(疏是为注作注释,即注的 注,可以说也是一种注)这种体裁。尽管从具体内容来看,其体例先是写下一段论断, 然后低一格,用按语的形式加以证明,而没有用写下经文再注疏的形式。但从其名称来 看,正是对传世《古文尚书》进行的疏证的单行本,只不过没有将其散入《古文尚书》 各篇之下,合编为一书而已,何况此前也有注文与所注典籍分别单行的先例。(注:叶 德辉说:“注疏皆别本单行,南宋而后,刻书者始合注疏于一本。”(《书林清话》卷六)另,段玉裁《十三经注疏释文校勘记》,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241~242页)对此均有研究。)
    在注中融入浓厚的个人情感,在后世看来,似乎更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特殊的历 史时期,它成为志士仁人表达民族气节、个人情操的一种体裁。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抗 日战争时期,可以说就在此时,南北朝时融有个人情怀的史注获得了时代新生。
    宋末元初,胡三省用注《资治通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个人情操,对此 陈垣先生曾颇有感慨地说:“《通鉴注》成书后六百六十年,前三百六十年沉埋于若无 若有之中,后三百年,掩蔽于擅长地理之名之下,至于他的爱国思想和治学精神,很少 有人注意。”[21](“内容提要”)援庵先生就是在日伪统治北京的黑暗境遇之下,对胡 三省当年遭遇有一种同情的了解,方撰成《通鉴胡注表微》发其蕴涵。陈垣先生在回忆 写此书的经历时说:“我写胡注表微的时候,正当敌人统治着北京,人民在极端黑暗中 过活,汉奸更依阿苟容,助纣为虐。同人同学屡次遭受迫害,我自己更是时时受到威胁 ,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时的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 至痛哭。”[21](p411)在陈垣阐发胡三省《通鉴注》所寓含的意蕴的同时,有的学者正 用注释的形式,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寓于对古人的评论之中,这便是余嘉锡先生的《世说 新语笺疏》。据周祖谟先生说:“作者注此书时,正当国家多难,剥久未复之际。”即 日伪统治时期,“用意在于砥砺世节,明辨是非”[22](p3~4)。可以说,这正是史注 的新生。
    五余论
    当我们再次从学术分野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学术的发展时,就会发现一个近似规律性的 现象,即经史关系的变化。周予同先生说:“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史由附于经,而次于 经,而等于经,以致现在的经附于史,有其一定的过程。”[23](p695)周先生此言确有 见地,关于史由“附于经”到“次于经”的转化,可以从上文所论史学逐渐摆脱经学的 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中看出。不但如此,在此期间,史注也同样经历了 由经学视野下以注经方法注史的经注研究范式,逐步探索形成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 点的史注研究范式的过程。
    至于史学由“次于经”到“等于经”的学术发展则在明代中叶,这一点,可以从此时 及此后学者们关于经史关系的论述中得到证明。王阳明说:“五经亦史。”王世贞曰: “六经,史之言理者也。”胡应麟云:“夏商以前,经即史也。”何良俊言:“史之于 经,上古原先无分。”顾炎武说:“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六经皆然。 ”(注:参见钱仲书《谈艺录》八六“六经皆史”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263~264页 ;牟润孙《励耘书屋问学回忆》,《励耘书屋问学记》,三联书店1982年,第90页。) 这些都是那时的学者群体,关于史学上升至与经学同等地位的认识。尽管在当时的官方 意识形态中,经学仍处于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但在学术界内部,学者们却发出了经史 平等的共同心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