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再论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发动(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国档案》 左双文 参加讨论

另一方面,日本在东北易帜已成定局之后表示默许的态度,特别是1929年5月间陆续撤退济南惨案时派驻山东的军队,可能也给张学良和蒋介石一种错觉:即日本的威胁已大大消除,中日间的紧张关系已经缓解,苏联因与国内共产党问题的密切联系,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国家,头号敌人,且内部问题不少,(注:如《中央日报》的一则报道称,苏俄“面包恐慌民食不足将何以言兵?白党潜逞危机四伏焉敢言对外,破坏非战约必贻世界讥何肯作戎首,舍谈判而言战则东路权利反将全失。”《苏俄有不能战者四》,1929年8月15日《中央日报》。)因此敢于在这种内忧外患接连不断的“多事之秋”,主动挑起一次对外冲突。而且,这几个事件交织的结果,一是张学良在对苏冲突中被打痛了,真打起来时,南京政府又不能给予有效支援,到九一八事变,张就不愿意单独抵抗,说抗日是全国的事,不是东北一地的事,怕再吃上次那样的亏;二是济南事件通过和平交涉,日军也撤走了,说明中日间的冲突,可以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这恐怕也是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及九一八事变之初,张学良、蒋介石都心存侥幸,持不抵抗态度的重要因素,张学良事后一再说,对日本的意图不清楚,判断有误,应该也是实情。以为还可以像以前那样,作点让步,说点好话,就可以把日本人“请”出去,谁知这一次不行了,日本人不仅不撤,反而一步步扩大侵略。到发现日本侵华的真实意图,张学良、蒋介石就先后改变了对日立场。日本这时在济南的撤军,留下的错觉确实很大。虽然在对苏事起之后,蒋介石、张学良都发现了日本有肆意渲染、从中渔利的企图,有所警惕,(注:蒋介石在7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事情发生以后,白色帝国主义者之日本,颇有不甘沉默之概,报章宣传,动色相告,其幸灾乐祸、欲收渔人之利,盖已昭然若揭。”“日本于此又造开战(对俄)之谣,日本幸灾乐祸,固其本怀。”(《蒋介石秘录》第三卷第34-35页)张学良在22日致蒋介石的电报中则说:“惟某方处心积虑,惟在坐收渔利,就之百般煽感,惟恐衅端不开,日来连得报告,昭然有据,倘不幸引起战事,牵涉甚大,诚有不可思议者。”(《张学良文集》一,第207页)。)但张学良是已陷于十分被动的处境,无法轻易脱身;蒋介石中央政府则似乎是情愿把事情闹成一个僵局,寻求扩大而不是缩小与苏联的裂痕,南京中央的外交举措是延搁而决不是促使问题的解决。
    实际上,到1929年年初,中国的局势看来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南北终于实现了和平统一,日本对东北易帜虽极力阻扰,但面对国民党蓬勃发展的势头和中国的统一趋势,暂时接受了这一现实,而未以实际的行动干预;济南惨案在几经周折之后,也终于达成妥协,日军居然撤出了在山东的军队;这显然是对国民政府实力的一种承认,是接受中国在逐步走向稳定现实的一种表现。如果以此为契机,国民政府能谨慎处理内外问题,对异己力量不操之过急,潜心内部建设,稳扎稳打,九一八之祸不说可以避免,至少也可以推迟。但张、蒋均缺乏此种长远眼光和阔大胸襟,日本人刚走,就开始对苏联人动粗,1929年5月成了一个转折的或者有象征意义的月份,“五二七”事件一发生,新的灾难就开始了,事起之后,苏联人一动真格的,东北军不堪一击的现状就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事前一直高调不断的南京国民政府此时也变了腔调,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外国申诉,请国联主持公道,没有一点抵抗外侮的实力。而且内部纠纷不断,3月底蒋桂开战,10月份中苏之间正闹得不可开交时,蒋冯之间又打了起来,接着是第二次蒋桂战争,过了年,又是蒋阎冯桂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中国新政权的底细被日本人摸了个一清二楚:这是一个不必尊重和认真对付的政权!出兵东北就毫无顾忌了。真是所谓“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张学良接手东北,到1929年初都出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势头,但不自量力、轻率决策,使局势因而发生逆转,张学良之由盛而衰,始于中东路事件,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命运之逆转,受此事件之累也颇多,后之决策者,在鼎盛之时,能不怵惕乎?
    可见,张学良、蒋介石此时将苏联视为头号敌国,主动出击,而忽视了日本对中国由来已久的、日渐扩大的威胁,对国际战略局势的把握发生了严重偏差,造成了对外战略中的一连串失误和损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也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内外决策上一系列失误中的一项,这些决策大多给人以相当草率、鲁莽、冲动之感,而不是深思熟虑、计划周详、知己知彼的产物。这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管理国家的能力上,还是相当欠缺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