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王汎森 参加讨论

由经学过渡到史学的另一环节是斩断纲宗,丢掉经学所蕴含的正统观念。陈寅恪的《<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云:“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注:陈寅恪:《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陈寅恪先生论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第684页。)此处所谓“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丢掉经师的正统观念,这种观念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尊三代、尊周、尊孔、尊经、尊伦理纲常都是,这是一张无形的网,但却是一张有力的网。
    蒙文通批判廖平过度重视孔子,所以互为仇敌的今、古,大统、小统竟都同源于孔子,刘师培过重周朝,故虽然发现丰镐(西周)、雒邑(东周)之制度不同,但仍然认为两者皆是一王之法。(注:蒙文通:《井研廖平季与近代今文学》,《蒙文通文集》第3卷,第110页。)蒙文通受过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批评廖平、刘师培两位老师过度为正统观念所拘束而不自知,正表示他舍弃正统观念的态度,他反对“六经皆史”,在《古史甄微》中甚至连舜、汤武、文王、周公都在非议之列。
    前一代用一条绳子勉强绾住各个异质的分子,但却在1920年代的弟子手中斩断绳子,以致碎片遂散落一地的现象,在当时相当常见。以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为例,他虽然已经区分殷、周两套制度之不同,但仍然受正统心态的左右,主张两者的祖先同出帝喾,故仍然属于一个系统。然而这样的观点被他们的下一代丢掉了。王国维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弟子徐中舒在《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一文中便把两者拆开,认为殷、周种族不同,言语不通,风俗不同。(注:参考王汎森:《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3-282页。)
    在丢掉经学的题目,丢掉经史不分、经等于古史的旧观念,去除正统观念的束缚之外,现代史学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18世纪欧洲启蒙史家关心的是从历史中寻找出人类普遍的通则,但19世纪则注重个别历史事实之差异性,(注:CarlBecker,TheHeavenlyCityoftheEnghteenth-CenturyPhilosophers,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69,pp.71-118.)而“种族”与“地理”是形成差异的两个要素,(注:如JamesW.Thompson,AHistoryofHistoricalWriting,NewYork:TheMacmillanCompany,1942,v.2,p.442.)这并不是说此前的史书不谈种族与地理,但它们是19世纪史家的擅长。这一特色也影响了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群新史家。晚清的革命派对“种族”非常注意,他们所提倡的种族革命即足以提醒人们“种族”的重要性,国粹学派中不时可以见到这方面的言论。而变法派的梁启超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后陆续所写的文章,像《中国史叙论》第五节中讲人种、地势,《新史学》中论“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地理与文明之关系”,还有民国10年所写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对当时学者不可能没有一点提醒作用。王国维在1915年所写的《鬼方昆夷k1p602.jpg狁考》、《古胡服考》则在在提醒人们古代中国民族之复杂性。1920-1930年代的一群史学家,像傅斯年、陈寅恪,也无不有这方面的意识。傅斯年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早已主张“历史一物,不过种族与土地相乘积”,(注: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第182页。)他一生的志愿是写成《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所关心的是种族、地理。陈寅恪的历史著作中,更是处处围绕着“种族-文化”一环。由于他们的工作,使人们对古代历史有了一些革命性的看法:在看似一元的历史格局中发现了多元种族对立及互动的复杂关系,在所谓中国历史文化之中看出异民族的成分。“地理”的影响则倾向于把历史现象空间化、地域化,考虑到不同地区之差异及互动。这样的发展使得在欧洲留学七年多,于1927年归国的傅斯年,一旦接触到当时国内史学论著时要发出这样的欢呼--“知国内以族类及地理分别之历史研究,已有如《鬼方k1p602.jpg狁考》之丰长发展者!”(注: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傅斯年全集》第3册,第262页。)
    蒙文通显然也受到种族、地理观之影响。他所接触到的可能只是一些零散的讯息,但对一位天资高朗、领受力特别强的学术工作者而言,已经足够打开一扇天窗。在《治学杂语》中,蒙氏自道“写《古史甄微》时,就靠读书时学过些西洋史,知道点罗马、希腊、印度的古代文明,知道他们在地理、民族、文化上都不同”,(注:蒙文通:《治学杂语》,收入蒙默编:《蒙文通学记》,第2页。)我们如果留意上述谈话中“地理、民族、文化”这三个环节,便可了解蒙氏当时史学观点之一斑了。
    我推测蒙文通在形成“地理、民族、文化”多元观的过程中,可能还受到日本思想界有关“风土”的新学说的影响。《古史甄微》中说:“海东学者每言,‘印度以天产极丰,可不劳而活,故有印度之文化发生。欧洲土地硗薄,非勤劳无所得食,故自然科学不兴于东方,不成于智力卓绝之印度人,惟欧洲人独能创之。’则地理关于文化之重要如此,苟推此以究中国上古之文化,亦正相同。”他又说:“海东学者以‘希腊文明之发生,以其国小多山,土地硗瘠,食物不丰,故多沿海行商于小亚细亚,欧式文明之源,实肇于此。’”(注:蒙文通:《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5卷,第69、70页。)此处所谓“海东学者”究竟是谁,已经很难考出,不过,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昭和年间发表的《风土》一书,与蒙氏前面所提到的论点颇为近似。(注:《风土》先在《思想》连载,极为风行,1935年才整理成书出版,成为日本近代思想经典,关于两人风土观点相近处,见《风土》第2章。关于赫德思想对《风土》之影响,见该书第五章第一节至第四节讨论赫德的风土学。(和辻哲郎:《风土》,《和辻哲郎全集》第8卷,东京:岩波书店,1977年))但《风土》写作年代与蒙氏撰写《古史甄微》大约相当,而且也没有中译,蒙氏应不可能受到它的影响。不过,当时日本正受德国思想影响,和辻哲郎的观点即是从德国哲学家赫德(JohannGottfriedHerder)的风土观念发展出来的,赫德的学说在日本影响不小,日本其他学者的类似看法有可能被介绍到中国来而启迪蒙氏。但这也只是一个推测而已。
    总之,在蒙文通的历史思维中,“种族-地理-文化”三元一体的想法相当清晰,他很早便想写《周秦民族与思想》这样一篇文章,(注:蒙文通:《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蒙文通文集》第3卷,第136页。)至于认真研究周秦民族则始于1927年冬;在后来写成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中,“种族-地理-文化”三元一体的观念则已充分展现。他说种族之分,后代史家不觉,故往往昧于历史之真相,其实“族类殊则性情异,好尚别,举文为德教无一同”,“周秦之间,种族之变为之也”,“周秦学术之荦荦大者,即此三、四端而止耳,而皆民族之故也”,“夷夏之争即儒法之争”。(注: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古族甄微·序一》,《蒙文通文集》第2卷《古族甄微》,第5、7页。)而蒙默先生将蒙文通著作的一部分编成《古族甄微》、《古地甄微》、《古学甄微》,正好概括了蒙氏史学中种族、地理、文化三个重要元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