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研究中的考实性认识(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哲》 刘泽华 叶振华 参加讨论

首先,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灾祸等缘故使不少史料变成残圭破璧、断篇碎简,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距离现实的时间愈久远,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就愈严重。
    其次,由于人的记忆能力的限制,没有将全部史实都清晰地记住并记录下来。对此,梁启超也举过例子:“例如二十年前,‘制钱’为国家唯一法币,‘山西票号’掌握全国之金融,今则两名词早已逸出吾侪记忆线之外,举国人能道其陈迹者,殆不多觏也。”(《历史研究法·说史料》)
    再次,由于人的视野范围的限制,难于将史实的各个角度和侧面反映完全。实际上,个人对于事物的观察就象是灯光照室,无论灯光悬于何处,室内总要留有阴影。相对于某一较大的史实来讲,记录中也总免不了遗漏。
    另外,就是有些史料相对说来比较完整,但由于记录者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史料并不集中,而是纷淆散乱的。这在关于古代历史的史料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史料和史实相离的情况大体即如上述,下面我们再来考察一下二者之“合”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由于相当多的一部分史料是对史实的直接反映和记录,更有一些史料还是史实本身的遗存,因而它们尽管与史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中的基本内容尚不至完全失真。即或有些史料并非直接记录,但经过一些严肃的史家对其进行过认真的审核,因而也基本可靠。
    其次,由于“直书”、“实录”、“尽其天不益以人”等理想一直为一些史家所追求,因而他们的记录便力求忠实客观,可以保持大部分的史实真相。即或有些史家有意歪曲某些史实,但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摆脱事实的根据,因而这些人的记录中也可能保持一些史实真相。
    上面我们对史实和史料二者的离合关系是分别加以考察的,但在实际中,这种“离”与“合”往往是错综交糅地缠在一起,即很多史料相对史实来讲是即离且合,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有些史料与其所反映的史实是有距离的,但如果将“某史料失真”记录下来,则这个记录本身又是确凿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如果史料与史实二者之间是一种只离无合的完全不符契关系,那根本就没有可能进行考“实”,人们也就不能认识真的历史;相反,如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只合不离的完全符契关系,那便没有考实的必要,历史认识同现实认识也就几无区别;只有二者是既离且合的不完全符契关系(事实正是如此),考实性认识才成为历史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而从这错综纷纭的关系中具体辨析哪些史料与史实相合,哪些史料与史实相离,这正是考实性认识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种认识,考实有着它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多种多样。前人依据考实对象的差别,将其方法分为训诂、校勘、辨伪、辑佚、考证等诸形式。我们则试图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这些方法重新进行一些分析。
    一是比较法。它是搜罗反映同一史实的史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比较,进而区分异同,判断是非的一种方法。考实性认识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校勘、辨伪、考证等都离不开它。比如,陈垣先生曾将校勘总结为“本校”、“他校”、“对校”、“理校”四种方式,这其中的前三种就属此法。再如考证有关少数民族或外国史中的一些人名、地名等,考实家多采取“对音”之法,亦属于此。
    比较法的特点在于:“易别同异,难定是非”,我们通过下面的假设来说明这个特点。
    假设只有三条不同源的史料记载了同一史实,比较这三条史料,就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三者相合;二是三者歧异,相互皆不合;三是其中二者相合,一者相异。在这三种情况中,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能确定是非,而第二和第三种情况都存在着或然性。第二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能:要么其中一者为是,则其他二者非;要么三者皆非。第三种情况就更为复杂。其中可能是相合二者为是,则相异者非;也可能是相异者为是,则相合二者为非;还有可能是无论相合二者还是相异者皆非。
    对于第三种情况,郭老曾提出过一种“三占从二”的办法,即相信相合者的记载(见《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从我们对比较法特点的分析看,“三占从二”显然是不严密的,如不辅以其他方面的论证,单纯依此作出判断,是非常武断的。
    尽管比较法有不易断定是非的局限,但由于它只须直观就能区别同异,因此它很容易发现矛盾,找到问题研究的起始点,再辅以其他方法,还可能有意外的发现。乾嘉学者崔东壁的《考信录》就是在“取经传之文类而辑之。比而察之”的基础上“晓然知传记注疏之失”(《考信录·提要》),进而蔚为巨著的。王国维的一些考史名著,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也是以地下古物同文献记载相比较的“二重证据法”写成的。陈直先生的《史记新证》、《汉书新证》则是解放以来应用比较法的两部代表作。
    老一辈史学家之所以重视这一方法,就在于它是史学研究中的基础方法。郑天挺先生不止一次对自己的学生强调读史一定要“比读”,研究问题也应注意“根据具体事实加以比证”(《探微集·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续探》)。岑仲勉先生也说过“读史之法,比较之功,万不可少”(《隋书求是·自序》)。这些都确系深知比较法重要作用的经验之谈。
    二是归纳法。它是从大量的史料中抽寻出某些共性,从个别而推求一般的一种方法。乾嘉学者中赵瓯北最擅此法,他的考实名著《廿二史札记》中的许多篇章,如《汉初将相布衣之局》、《武后纳谏知人》等,都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