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 桂心仪 参加讨论

其次,作为清初浙东学派的名家,无不在其著述中采用各自不同的形式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万斯同就是如此。他深恶元人所修的《宋史》内容芜杂,体例乖乱,并多民族偏见。很想另写一部而未果,乃在当日历史条件下编成了十六卷《宋季忠义录》,首卷便开宗明义立了《恭帝本纪》,文字虽抄自《宋史》,惟独一开头即改写:“恭帝名显,度宗皇帝子也,母曰全皇后。”(40)接着第二卷又立了《端宗、末帝本纪》,也照抄《宋史》全文,但同样把《宋史·瀛国公纪·附二王传》中的“二王者,度宗庶子也。长……昰……;季……昺……”订正为:“二帝者,度宗庶子也。长……昰……;季……昺……”(41)斯同在转抄《宋史》时,凡遇原文中“大元兵”、“大元军”、“大元使者”,都把其中的“大”字严正地删掉,充分体现了这位爱国史家的民族气节!在此《录》后面十四卷中他重点叙述和表彰了文天祥、李庭芝、张世杰、陆秀夫等五百余人矢志抗元的忠义事迹,其中不少人是向来名不见经传的。斯同不仅自己从事于南宋赵显、昰、昺三朝亡国痛史的补录,还鼓励其学生温睿临写南明福、鲁、唐、桂四王时期的抗清事迹。“温睿临后来终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写成《南疆逸史》一书。这本书清末革命党人还以四明凌雪的笔名,改名《南天痕》出版,作为反清的宣传资料。”(42)因此,1937年万斯同祠墓在奉化莼湖落成,顾颉刚先生不禁赞叹不已,挥毫题辞曰:“痛故国之沦亡,寄孤怀于笔削,……至于贤贞洁身之操,所以摄民族之精神,留乾坤之正气者,尤非徒托空言之史家所得比拟。”(43)这是对万氏民族气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再次,全祖望说万斯同“请以布衣参史局”,实则他“以布衣参史事”,住在徐元文家里。他主张专家全责修史,赞赏两汉史学界前辈的才学,反对自唐以来设局分修的体制。他剀切指出:“昔迁、固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其后专家之书,才虽不逮,犹未至如官修者之杂乱也。譬如入人之室,始而周其堂寝匽湢,继而知其蓄产礼俗,久之其男女,少长、性质、刚柔、轻重、贤愚无不习察,然后可制其家之事。若官修之史,仓卒而成于众人,不暇择其才之宜与事之习,足犹招市人而与谋室中之事也。吾所以辞史局而假馆总裁所者,惟恐众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乱之迹,暗昧而不明耳。”(44)这些话对保证和提高史书的质量来说,不失为中肯之言;虽然这意见并非斯同首创,前他约一千年的刘知几就对设局分修、派员监修那种官僚主义修史体制揭露过其弊端,不过刘氏仅为本朝的国史做些“记注”和“撰述”工作,而万氏却为满清纂修前明三百年史事,情况远为复杂,忌讳远为繁多。他指斥官修明史的弊端,正反映出他在穷年累月手定《明史稿》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掣肘之患和为此史的存真求是而进行坚苦卓绝的斗争。
    “存真求是”是万斯同治学写史上突出表现之一。他通过对史料的广泛搜集、排比和精细考订、辨析,从而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取得了存真求是的成果。他说:“史之难为久矣,非事信而言文,其传不显。李翱、曾巩所讥魏晋以后贤奸事迹并暗昧而不明,由无迁、固之文是也;而在今则事之信尤难。盖俗之偷久矣,好恶因心,而毁誉随之。一室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矣,况数百年之久乎?故言语可曲附而成,事迹可凿空而构;其传而播之者,未必皆直道之行也;其闻而书之者,未必有裁别之识也;非论其世、知其人而具见其表里,则吾以为信而人受其枉者多矣。吾少馆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可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核其言而平心以察之,则其人之本末可八九得矣。”又说:“然言之发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虽不敢具谓可信,而是非之枉于人者盖鲜矣。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极,使知吾所取者有可损而所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益也。”(45)这些话是很深刻、很精辟的。仍以《明太祖实录》为例,斯同批评它两点,一点是高皇帝既对功臣有杀戮之惨,又对士子有不为君用者诛的法令,而这两宗暴政都不见于《实录》里,那么这部《实录》“顾得为信史乎?”另一点是高皇帝在位满三十年,“荩臣硕士,岂无嘉谋嘉猷足以垂之万祀者?乃亦无所纪载;而其他琐屑之事如千百夫长之祭文、番僧士酋之方物,反累累不绝焉。是何暗于大而明于小,详于细而略于巨也”(46),所以这样《实录》,缺乏史料价值,“君子即不观可也”。又如《孝宗实录》,斯同一方面斥责它,说它总裁是焦芳,撰述者为段炅等,都属权奸刘瑾太监一党,所写的东西颠三倒四,为别部《实录》所未见。另一方面则赞许它,认为孝宗本身不失为“一代守成令主”,较为开明,好话坏话都要听,臣下的报忧奏疏就多了;反之,世宗是败家之君,相当糊涂,喜听报喜厌报忧,结果是后世读者看到《孝宗实录》里反而满载弊政了。于是他郑重说明:“余恐读者不察,徒见其疵而不见其美也。”(47)这里,对具体史料他能够如此鞭辟入里地进行具体分析,堪称慧眼独具了。再者,他除潜心研究各种有关文献外,还设法以某些实物作为第一手资料。例如他根据目睹过的先世所藏两道令旨,一道是朱元璋做宋国丞相时题曰龙凤五年,另一道是元璋做宋国吴王时题曰龙凤十年发的,从而考证出:“太祖之初,受命于宋主(韩林儿)明甚;今国史及诸家传记皆没而不载,其意盖为国讳也。”他很不赞成这种“为太祖讳”的做法,而大力肯定农民起义军首领韩林儿的业绩。从中不难窥见他的真知灼见的史识和存真求是的史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