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史学的出路在于观念的更新(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 王和 赵世瑜 等 参加讨论

理论、方法的困境与突破
    赵世瑜:关于史学新方法的应用已经提倡多年了。有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论文(据上海《全国报刊索引》1987年2月号到1988年1月号“古代史”栏目)将近800篇。其中近年来提倡的新课题,如社会史研究(家族、家庭、人口、婚姻、妇女等)仅17篇,约占2%;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3篇,约占0.4%;较为宏观的,诸如对社会结构的研究10篇,约占1%;对社会阶层或群体(比如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5篇,约占0.6%;对社会风俗(时尚、饮食、巫术等)的研究6篇,约占0.8%。其他大多数都是传统题目,甚至有相当多重复的课题和无意义的课题。另外对古代人物(具体的著名人物)的研究论文尚不在其内,我未来得及全面统计,仅从上述《索引》7月号来看,共有40篇人物研究,但心理研究只有一篇,即不到3%。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现状如此,其他分支可想而知(大概只有史学理论研究例外)。我们不是说传统的研究课题、方法、角度都不足取,事实上还大有可为;我们也不是说任何标新立异都是好的,但至少可以说我们的史学研究仍然层次较低,突破、创新不多,而突破和创新正是史学出现转机的动力之一。
    雷颐:尽管几年来史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旧未解决的是我们史学研究的对象单一,方法、手段简单,甚至连文风都千篇一律、枯燥单调。因此,历史研究的范围越来越窄,研究方法也僵化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主要是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忽视了人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整个历史被抽象成一种简单的公式,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全被舍弃掉了。这样,对史学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史学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小。对此,史学家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杨玉生:虽然史学界的大多数人已意识到研究史学理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几年来史学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零打碎敲,毫无系统性,并且总是围绕着一些陈旧的、意义不大的老问题争来争去,分析问题所运用的概念也是陈旧的。历史工作者应充分意识到,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历史科学理论体系,是历史科学自立于社会科学之林的前提,同时也是深化历史认识,更新史学研究方法的前提。
    王震中:促进史学变革深化的重要步骤是将世界史学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当体现在当代世界史学中的各流派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史学论著在中国翻译出版(目前这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但很不够);另一方面应当表现为中国学者应用国外的新理论新方法写出自己的史学论著,从而达到当代世界史学流派在中国的延伸和创新。当然要注意千万别捡回那些早已遭到国际学术界唾弃的理论。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史学理论和方法的选用,应当由研究的对象及其内容来决定,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一切以更好的说明问题、解决问题和实事求是为原则。
    李林:造成近年来史学研究中的理论方法突破不大的原因很多,总体上看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理论方法的阻力;另一方面来自我们自身的阻力。如果我们从科学认识逻辑的角度看,认识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方法是不断发展的,任何抱残守缺、独守一隅的认识方法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必然要受到最猛烈的冲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倡从现实社会中产生和抽象出来的科学认识方法同以往的科学认识方法结合起来,去认识历史,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有些学者不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鼓励和支持这种探索,或者是指出在探索过程中有哪些不足,而是以一种嘲讽的态度提出这样的质问:“你不是认为旧的认识方法存在问题吗?那么就用你自认为是新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遗憾的是至今还没看出这方面有什么成果。”对于这种质问且不说其对世界孤陋寡闻,苏联东欧及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推出大量的新方法研究出的史学成果,就是国内近几年也有不少老、中、青史学工作者撰写出一批力作,象萧功秦的《儒家文化的困境》、李文海的《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分析》等等。对于传统的方法,大多数提倡应用新方法的同志并不是采取拒斥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史学方法无懈可击,因此对于既要有继承精神,又要有批判精神的新一代史学工作者,要在方法上突破自己的先生,在心理平衡方面是不容易把握好的。
    另一方面,我们在提倡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时,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的问题。对一些国外行之有效的方法拿来套用时,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计量史学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十分盛行,但拿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时就存在问题。如统计人口问题,且不说古代中国,仅解放以后的数次人口普查中就发现存在大量虚报漏报的问题。据载仅1973到1981年9月间出生人数大约少统计了1700万。三年困难时期,仅四川一省就多报人口1000万人。如果我们把历史上的人口增减看作是经济、政治是否稳定的标志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也就是基础史料不可靠,方向错了,你采用的方法越先进,速度越快,犯的错误就越大,离正确的目标就越远。同时,对西方的史学方法应作全面的了解,兼容并取,现在我们介绍心态史学的同志,往往还是以2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主要内容,殊不知在弗氏之后,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当今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早已成为和弗氏齐名的三大思潮风靡西方。上述的问题就使得我们在史学理论方法的应用和开拓上步履维艰。特别是少数同志对传统史学方法中的有益部分加以拒斥,只善于拿来主义,而不善于从具体的研究中自我摸索、自我总结新的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造成史学徘徊不前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