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南朝禁卫武官组织系统考(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张金龙 参加讨论

上引《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竟陵王子良传附子昭胄传》谓王敬则反叛时“高宗虑有同异,召诸王侯入宫。晋安王宝义及江陵公宝览等住中书省,高、武诸孙住西省”云云。《南史》卷四二《齐高帝诸子上·豫章文献王嶷传附子子恪传》:“建武中,为吴郡太守。及大司马王敬则于会稽反,奉子恪为名,而子恪奔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遥光劝上并诛高、武诸子孙,于是并敕竟陵王昭胄等六十余人入永福省,令太医煮椒二斛,并命办数十具棺材,谓舍人沈徽孚曰:‘椒熟则一时赐死。’期三更当杀之。”《资治通鉴》卷一四一《齐纪七》明帝永泰元年(498)四月条所载与《南齐书》略同,亦谓“晋安王宝义、江陵公宝览等处中书省,高、武诸孙处西省”。胡三省注:“据《萧子恪传》,西省,永福省也。”按李延寿《南史》记西省为永福省必有其确切依据,则南齐时西省即永福省可以确定。
    梁代的西省与晋、宋、齐又有不同,其主要职能是聚积文人学士修撰史书、谱籍以及撰写时文。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三《聚书篇六》:“初出阁,在西省,蒙敕旨赉五经正副本。”《梁书》卷四九《文学上·周兴嗣传》:“(天监)十七年,复为给事中,直西省。左卫率周舍奉敕注高祖所制《历代赋》,启兴嗣助焉。普通二年,卒。所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文集十卷。”《南史》卷七二《文学·任孝恭传》:“外祖丘它与武帝有旧,帝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梁书》卷三三《王僧孺传》:“久之,起为安西安成王参军,累迁镇右始兴王中记室,北中郎南康王咨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时在普通三年前。《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
    转北中郎咨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先是,尚书令沈约以为:“晋咸和初,苏峻作乱,文籍无遗。后起咸和二年以至于宋,所书并皆详实,并在下省左户曹前厢,谓之晋籍,有东、西二库。此籍既并精详,实可宝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宋元嘉二十七年,始以七条征发,既立此科,人奸互起,伪状巧籍,岁月滋广。以至于齐,患其不实,于是东堂校籍,置郎令史以掌之。……窃以晋籍所余,宜加宝爱。”武帝以是留意谱籍,州郡多离其罪,因诏僧孺改定《百家谱》。始晋太元中,员外散骑侍郎平阳贾弼笃好簿状,乃广集众家,大搜群族,所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凡诸大品,略无遗阙,藏在秘阁,副在左户。……
    根据尚书令沈约的说法,东晋咸和二年以至于宋的谱籍(晋籍)全都收藏在尚书下省左户曹前厢,此处有东、西二库。“校籍”之东堂当即东库,而“撰谱”之西省当即西库。梁代西省与秘阁有一定关连,但却并非一处。如上所见,东晋太元年间员外散骑侍郎贾弼所撰712卷18州116郡谱籍有两份,正本“藏在秘阁”,而副本则在尚书下省左户曹收藏。《梁书》卷二七《殷钧传》:“高祖与睿少旧故,以女妻钧,即永兴公主也。天监初,拜驸马都尉,起家秘书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钧在职,启校定秘阁四部书,更为目录。又受诏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别为品目。”可知梁代四部书藏在秘阁,而法书古迹藏在西省。秘阁和西省可能相邻。《梁书》卷四八《儒林·沈峻传》:“还除员外散骑侍郎,复兼五经博士。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祛补西省学士,助撰录。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南史》卷七一《儒林·孔子祛传》:“为西省学士,助贺琛撰录。书成,兼司文侍郎,不就。累迁兼中书通事舍人,加步兵校尉。梁武帝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使子祛检阅群书,以为义证。事竟,敕子祛与右卫朱异、左丞贺琛,于士林馆递日执经。”《梁书》卷五○《文学下·刘峻(孝标)传》:“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三载梁阮孝绪《七录·序》云:“齐末兵火,延及秘阁。有梁之初,缺亡甚众。爱命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别藏众书,使学士刘孝标等重加校进。”[22]则西省即在文德殿内,又可称为文德省。《南史》卷七二《文学·周兴嗣传》:“梁天监初,奏《休平赋》,其文甚美,武帝嘉之,拜安成王国侍郎,直华林省。其年,河南献舞马,诏兴嗣与待诏到沆、张率为赋,帝以兴嗣为工,擢拜员外散骑侍郎,进直文德、寿光省。”《梁书》卷三八《朱异传》:“寻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曰:……高祖召见,使说《孝经》、《周易》义,甚悦之……仍召异直西省,俄兼太学博士。其年,高祖自讲《孝经》,使异执读。”《陈书》卷一九《虞荔传》:“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同书卷三三《儒林·郑灼传》:“简文在东宫,雅爱经术、引灼为西省义学士。”西省或即士林馆,士林学士即西省学士。按梁代士林馆在宫城之西,《梁书》卷五六《侯景传》:“景又烧城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
    梁代的西省学士制度为陈代所继承,永定三年闰四月甲午,陈武帝“诏依前代置西省学士,兼以伎术者预焉”。[23](卷二《高祖纪下》)《陈书》卷八《侯安都传》:“自京口还都,部伍入于石头。世祖引安都醼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囚于嘉德西省。又收其将帅,尽夺马仗而释之。……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四十四。”《南史》卷六六《侯安都传》则记“于坐收安都,囚于西省……明日于西省赐死”。此处之西省即嘉德西省,是指嘉德殿之西区,可能就是陈代左右卫府所在地,而且其地距尚书朝堂很近。《陈书》卷二八《高宗二十九王·长沙王叔坚传》:“是时,后主患创,不能视事,政无小大,悉委叔坚决之,于是势倾朝廷。叔坚因肆骄纵,事多不法,后主由是疏而忌之。……后主召叔坚囚于西省,将杀之。其夜,令近侍宣敕,数之以罪。”
    西省的明确出现在东晋初年,并在此后延续260余年一直存在到南朝末年。诚如祝总斌先生所言,西省在东晋南朝有一个发展过程。如果认为西省在东晋南朝为一固定不变的机构,用不同时代的记载互证并作通论,便很难对西省做出正确的认识。目前所能看到的史料显示,明确以左、右卫将军以下禁卫诸职为西省,而以散骑诸职为东省,构成东省与西省一文一武相对的格局,则仅见于南齐。前此东晋与刘宋未见这种记载,后此梁陈亦不再有这一说法。《通典》的记载也可证实这种情况。《通典》卷二八《职官十·武官上·将军总叙》:“晋宋以来,以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将军,谓之六军。……齐以二卫、四军、五校,骁骑、游击、积射、强弩、殿中、员外殿中、武卫七将军,殿中司马督及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武骑常侍,谓之西省,而散骑谓东省。梁武帝以将军之名高下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以整个南朝左、右卫将军以下禁卫诸职构成西省的看法并无充分的史料根据,以此来论证南朝西省的“仕途意义”也就颇为牵强。同样,以散骑诸职为东省亦仅见于南齐,而不见于南朝另外三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