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家自相分争必长久不了” 19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对墨西哥进行的领土大掠夺(从得克萨斯一直到加利福尼亚),是美国西进扩张的新高潮,也是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一场大冲突的新起点。它重新挑起了被1820年密苏里妥协暂时平息下来的那场大论争:北部的废奴派坚决不让奴隶制推行到新的土地上,南部的极端派则主张向奴隶主全部开放这些新土地。一些温和派则建议把密苏里妥协案所规定的界线伸展到太平洋岸。还有一派则建议把新领土内的奴隶制问题交给该领地的最高法院处置。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大量移民涌向这个地区,斗争更加激化。最后由参议员亨利·克莱提出一个妥协建议: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其余新并入的土地划分为新墨西哥和犹他两个州,而不论是否采行奴隶制;制定严峻的“缉捕逃奴法”;在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废止奴隶贸易,等等。这个新的妥协方案被称为“1850年妥协案”,它力图用对南北双方各做出一些让步的办法来维持联邦统一的局面,克服南方奴隶主死硬派主张脱离联邦的危机。1850年妥协案事实上并未能安抚南部蓄奴主,相反,对立与冲突由于一系列新事件而不断加剧,其中最为轰动的是以下事件: 1852年--哈里特·比·斯托夫人所写的揭露黑人奴隶制罪恶的小说《汤姆大伯的小屋》(旧译《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这本不大的作品最初在一家报纸上连载,立即轰动美国,在广大群众中激起了对奴隶制的憎恶。 1854年--为选择中部线路来修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内布拉斯加领地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在国会内重新爆发了新建领地是否允许蓄奴的大辩论。参议员斯蒂芬·阿·道格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妥协案,即让新领地的居民去自行决定是否允许奴隶制,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对奴隶制的地理限制与法律限制。 1856年--支持和反对奴隶制的两大派群众在堪萨斯发生流血大武斗,史称“血染堪萨斯”,即堪萨斯内战,亦即美国内战的预演。 1857年--在伊利诺自由州取得公民权的前黑人奴隶斯科特重返故乡密苏里后,申请获得自由。此案在联邦法院引起争论,最后做出的否定的判决引起了北部反奴隶制派的强烈抗议。 1859年--坚定的废奴派战士约翰·布朗率领由白人和黑人组成的一支小分队为准备发动结束奴隶制的战争而在哈泼斯渡口起义,这次起义虽遭失败,但对这个国家的震动却是巨大的。 形势的发展表明: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这个联邦国家已经被奴隶制问题撕裂,裂缝愈来愈大,难以弥合。美国旧的两党结构也因此而四分五裂,从原来的民主党中分裂出来的反奴隶制派与辉格党人、自由领地党人结合,组成了一个新党--共和党,并于1854年7月在密歇安州成立。该党没有名声显赫的头面人物,取名共和党是企图借用杰斐逊的号召力来吸引选民。这个党是一个区域性政党,由北部和西北部的人们组成,因此它的力量被限制在梅森-迪克逊线以北。共和党的诞生,表明了旧的政党在奴隶制问题上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大分裂。 共和党在1856年大选中获得了134万张选票。这对一个刚成立两年的新党来说是一个巨大胜利。在此后四年中,共和党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发展了势力,并在反对奴隶制的大辩论中涌现了来自底层的杰出人物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原是辉格党中主张废奴的稳健派,是一个热忱地、坚定地反对奴隶制的战士。他认为奴隶制这种野蛮的、不人道的制度终将自然消亡。他反对奴隶制以任何形式进一步扩张,但也反对用暴力去废除它。林肯毕生坚信的政治主张是在宪法的范围内反对奴隶制。1858年,他与道格拉斯为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举行了多次辩论,林肯名扬全国。林肯在竞选中发表了著名的“家庭分争”的演说(注:转引自《林肯选集》第132、83~84页,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一家自相分争必长久不了”。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局面。我不期望联邦解体--我也不期望这个家庭败落--但我确实期望分裂的局面将会终止。要么全部变成这一种东西,要么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不是反对奴隶的人制止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展,并使会众相信它正处于最终消灭的过程中;就是拥护奴隶制的人把它向前推进,直到它是各个州里,不论是老州还是新州,北部还是南部,都同样变得合法。 林肯的这篇引用《圣经·马太福音》中“家庭分争”的生动比喻的演说,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多次修改后才发表的。在发表之前征求意见时即遭到好些人的反对,但林肯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篇演说发表后立即遭到猛烈的攻击,有人说林肯强烈地鼓吹地区间的战争。这完全是对林肯的原意的歪曲。林肯从来都反对为奴隶制而诉诸战争,并一贯主治采用赎买方式逐步废除奴隶制。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那些为奴隶制纷争闹着要“分家”的南部蓄奴诸州终究还是走上了分裂联邦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