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而言,在近代前期,我们对中产阶级的评价倒是比较中肯的。比如,在英国史教 学中,我们承认16、17世纪激发英国变革的是以乡绅(或“新贵族”)为中坚的新兴“中 间阶级”。我们断言18世纪英国激进派运动也是由中产阶级领导发动的。可当历史进入 19世纪中叶后,情况大变。我们断言1848年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是小资产阶级的动摇和背叛。虽然他们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中,也总 是重要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尽管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过失和错误。 中产阶级另一方面的作用以及他们长期存在的理由则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有意无意 之中,我们的教材在向读者灌输着一种立场和情绪,所谓正确的政治和阶级“立场”即 是绝对化和简单化了的无产阶级的立场。用这种立场出去看待历史事件我们会发现许多 遗憾,会把许多“不如意”的历史结局,归罪于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背叛和动摇。 而这种对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立足于”批判的情绪则使我们在讲述历史时表现出一种 极其不正常的“清高”。 可以断定,在许多国家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中,恐怕我国作者的“阶级立场”最为 明确--即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看待和分析诸多的历史事件。然而,过于僵硬的“ 阶级立场”会影响我们观察历史事件的客观性,甚至会出现偏见,妨碍我们处理与其他 社会主义政党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启迪了我们。在我国社会深刻变动、党和国家事业 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 起来至关重要。目前,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 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中国,党在继续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同时, 正确反映和充分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 展新的阶段的全新的课题。在这一基点上,我们认真反思我国近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史研究的得失,也显得很有必要了。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十六大的重要报告强调,在坚持工人阶级在 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把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 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不仅 为党组织增添新活力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改善世界近代史中的共运史教学减少了敏感 性,提供了理论创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常欣欣。关于当前国际共运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 3)。 [2]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C].人民出版社,1965. [3]列宁说暴力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斯大林断言:暴力革命是一 切资本统治的国家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的和必不可免的条件”。毛泽东则有“枪杆子 里面出政权”最通俗的表述;还说:“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 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 概都对的”。 [4]列宁选集:第三卷[C].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C].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C]. [7]何宏江。俄罗斯《独立报》刊登普列汉诺夫的“临终遗嘱”[J].国外理论动态,200 2,(3)。 [8]俄学者彼得连科等认为普列汉诺夫的“政治遗嘱”是编造的。见《国外理论动态》 ,2002,(3)。 [9]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商务印书馆,1991. [10]列宁全集:第39卷[C]. [11]王凤鸣。论英国工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