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123页。 (27)宋燕鹏:《试论汉魏六朝民众建立祠庙的心理动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2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1“显德元年十一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9)世人皆知神北村的真泽宫(即二仙庙,宋徽宗时赐额),但尚无研究者注意到神南村的二仙庙。虽然该庙已经破败废弃,但门口的北宋开宝碑刻依然完整。据2011年9月田调时村中老人告知,该碑是神郊村一分为二时从真泽宫搬过来的,但何时搬过来就不知道了。 (30)“圣祖降临”是在大中祥符五年十月,所谓“圣祖”就是道教尊神“九天司命天尊”,因为宋真宗做梦降临内廷,传玉皇之命,真宗下诏定赵氏圣祖名讳为“玄朗”,上圣祖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圣母之号曰“元天大圣后”。这样,赵宋统治者通过降神闹剧,终于为自己牵强附会地制造了一位道教祖宗--“圣祖赵玄朗”。参见汪圣铎《宋代政教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78页;松本浩一「宋代の道教と民间信仰」东京:汲古书院、2006、274-275页。 (31)李攸:《宋朝事实》卷7《道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张仪凤:《再修壶关县二圣本庙记》,载冯俊才编着《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卷1,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第1-3页。碑刻现存壶关县神北村真泽宫,以碑刻对录文做了校正。 (33)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第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因该传说发生在齐国,故碑文云“蝉蜕颇闻于海岱”。 (34)张华:《博物志》卷10《杂说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40《人事部八十一·贞女中》,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024页。 (36)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铭并序》,载《杨炯集》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年,第65页。 (37)李昉等:《太平广记》卷59《女仙四·毛女》,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65页。 (38)王孝廉:《试论中国仙乡传说的一些问题》,载王孝廉《神话与小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年,第58-90页。服食金丹玉液成仙的研究,参见李丰楙《正常与非常:生常、变化说的结构意义--试论干宝〈搜神记〉的变化思想》,载《第二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39)段莉芬:《唐五代仙道传奇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34-136页。 (40)墓志铭录文,参见王连龙《新见北宋〈杨怀忠墓志〉考》,《史学集刊》2010年第6期。 (41)王连龙认为“供备库副使,为诸司副使阶之一,秩从七品,其余所赐均属勋官及文武散官,并无实际权力。”“所谓‘使持节恩州诸军事’,即指恩州节度使而言。宋沿唐制,在政和二年(1112)前,凡除节度使必冠此衔。节度使,秩正三品,北宋哲宗前不轻易除授,怀忠获此重职,可谓‘以旌实功’。”似误。其实杨怀忠前后皆无具体差遣,只是后者提高了阶官品级而已。 (42)冯俊杰先生的录文没有断句,把“特进”识读为“特选”。 (4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5“景德四年四月”,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44)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22-22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