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古史辨的评价及其相关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哲》 沈颂金 参加讨论

2001年12月24日上午,我们一行六人按照事先约定时间,来到林甘泉先生家中,就“ 古史辨”及其相关问题对林先生做了一次极有意义的访谈。林先生的谈话涉及现代学术 史上许多重要问题,使我们深受启发,获益良多。事后,我们据录音和笔记将访谈内容 整理出来,呈林先生审阅时,又增加了部分内容。现发表出来,以飨关心“古史辨”及 其相关问题研究的读者。
    问:林先生,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对过去100年的学术发展做一番回顾 和总结。“古史辨”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疑古思潮,怀疑古史,考辨伪书,起到了思 想解放的作用。尤其是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的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曾在学术界引 起一场大争论。解放后对“古史辨”的评价起伏很大,直到今天,学术界对“古史辨” 仍有不同看法,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您是如何看待“古史辨”的疑古运动的?
    答:解放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但把它作 为对中国史学起不好作用的学派来批判,好像还没有。1954年后,在批判胡适资产阶级 唯心论思想的运动中,顾先生因为和胡适的关系,受到过一些压力。有些学者如童书业 先生,还作了自我批判。现在回过头看,有“左”的东西。当时学术批判运动本身就带 有“左”的倾向,没有一个自由讨论的环境,不可能实事求是对待“古史辨”派的学术 成绩。但相对于《食货》而言,对“古史辨”的评价就很不一样。《食货》因为陶希圣 的关系,上纲上线,全盘否定。陶希圣的政治立场有问题,他先跟汪精卫跑过一阵子, 后来当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写了《中国之命运》。陶希圣的个人问题是他政治态度问题 ,要与其学术分开来讲。我曾经说,陶希圣办《食货》对中国经济史研究有好处;另外 ,《食货》也不能一概而论,在《食货》上发表文章的作者,他们的学术思想、理论倾 向、政治态度并不完全一样。过去对《食货》评价太片面化,现在应该从整体考虑。这 也涉及到三十年代的社会史论战,参加的人很复杂,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 义的论战,有些参加论战的人前后的政治态度、理论倾向都有变化。搞学术史的人要持 一种理性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笼而统之,搞一刀切。
    我觉得对“古史辨”的评价,包括解放以后,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积极的。从政治上来 讲,当初建历史所时,调顾颉刚来,这是中央决定的,是经过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的。 1953年,为了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央决定成立历史问题研究 委员会,创办《历史研究》杂志和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从中央到科学院 ,对顾先生都是很尊重的。他被定为一级研究员,工资标准是300多元。顾先生说家里 开销大,他家子女多,过去生活条件好,再加上喜欢书,开销确实大。后来想怎么办呢 ?尹达、刘大年与科学院领导商量,因为工资级别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无法变化,只有 采用其他补救办法,好像是中华书局出一部分钱,请顾先生替他们审理稿件,这样给顾 先生凑满每月500元。500元的工资水平在50年代学者中很少有,可以说是相当高的。
    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1]中说过,对胡适的评价也应一分为二。中国近代有 三大思潮,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三大思潮互 相碰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胡适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在知 识界影响很大。胡适的思想也有一个演变过程,他曾经有一段时期是反对蒋介石的,后 来蒋介石发动内战,召开“国大”,竞选总统都拉上他,结果胡适成了蒋介石的殉葬品 。现在以适当的地位来评价胡适,是应该的。但又出现一种倾向,只能说好,不能说坏 ,这也不对。我们研究历史,评价一个人,要把政治与学术分开,但也要看到二者之间 又有一定的联系。建国以后,对有些学者因为他的政治态度而否认其学术成就,这是错 误的;但现在如果肯定一些人的学术成就而完全掩盖、回避其政治立场,也是不应该的 。尤其是1947年以后,国民党垮台的情形已经很明显,许多知识分子,包括陈寅恪,政 治态度都比较明朗了。但胡适在那个时候态度依然很顽固,死心塌地跟着蒋介石,这取 决于他的政治立场。解放后进行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怎么评价是另一回事,肯定有“ 左”的东西。但胡适从一开始“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而提出的,确实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可以说文化精英吧。解放初期,在一 部分知识分子中,确实存在崇美、亲美、恐美的心理,对这种思想做一些教育工作还是 必要的,但采取运动形式不一定好,这是应当引为教训的。
    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没有把胡适的学术思想与政治立场区分开来。在学术问题上,他 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但他的一些治学方法,未必都是错的,包括所谓“大胆的假设,小 心的求证”,就看你怎么理解,放在什么范围内来讲。抽象地讲“大胆的假设,小心的 求证”是不行的,自然科学需要假设,社会科学也需要假设。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 经济史研讨会上,特别强调中国的实证传统不能丢。我很反对离开具体的研究,空谈什 么理论。职业历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也必须以实证为基础。一般的史学理论由搞历史哲 学、西方史学史、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同志来谈要比我们熟悉和深入。我们需要着重研 究的是历史研究中抽象出来的理论问题。比如说国家与文明起源问题,既是理论问题, 又是历史问题。恩格斯说过,国家不仅仅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 。我们研究文明的起源,不要仅仅纠缠于产生文明的诸要素,而要研究人类社会从野蛮 到文明的过程。我今天还是要强调,实证传统不能丢,必须紧紧抓住。只是从马、恩、 列、斯、毛著作里,从概念到概念,讨论理论问题,实际上对我们历史研究工作帮助是 不大的。现在借鉴西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一些理论和方法,建设历史学新理论,也是 如此,不应空谈理论问题。当初“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成了一股风,大有 取代马克思主义,使历史研究进入新阶段之态势。我就跟有的同志说过,这种讨论只开 花,不结果。后来果然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