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慕尼黑会议后的美国对德政策已进行了先期研究①,但对美国政策在慕尼黑会议后发生转变的原因探讨仍不够充分,在转折后美国到底奉行何种政策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本文即试图深入探讨慕尼黑会议后美国对德政策转变的原因、新政策的表现及评价。 一、美国对慕尼黑会议的反思 慕尼黑会议后,许多美国政府高层人士都对欧洲未来抱有乐观态度。1938年10月3日,美国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在与罗马尼亚驻美公使的谈话中表示, 希望欧洲政治家抓住机遇,在平等公正的精神下,立即寻求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威胁欧洲大陆和平的其他争端[1](P82)。10月5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致信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我与您具有共同的希望和信念,即今天存在着最大的机遇去建立一种在公平和法律基础之上的新秩序。”[2](P68-69) 美国驻德大使休·威尔逊更是认为,慕尼黑协定也许打开了“通向一个更美好欧洲”的道路,因此,任何“破坏这种可能性的”行为都会令他感到痛惜[3](P215)。 但是,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后的表现却使罗斯福等人的希望很快化为泡影。慕尼黑协定签署仅仅一个多星期,希特勒就在1938年10月9 日的萨尔布吕肯演说中大声呼吁加强德国的军备建设,理由是那些斥责慕尼黑协定的人有可能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因此,张伯伦所做的承诺不可信任[4](P143)。 在慕尼黑的胜利也使希特勒更为崇拜武力,在1938年11月6日的演讲中,他把纳粹德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完全归功于纳粹军队的强大,并且耻笑以前的德国政府依靠谈判却一无所获[5](P19-20)。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后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美国的深深忧虑。美国驻德大使威尔逊向国内报告,希特勒可能要废除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战争[6](P218)。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则于10月17日致信罗斯福总统指出,过去几周的事态使人们对日趋嚣张的武力侵略有了明确的认识,不要再期望侵略能够自行终止。他指责说,德国开始只要求获得军备平等,但随后它便进军莱茵兰,合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要求。现在,它又把目标指向了波兰。摩根索强调,美国不能重复英国和法国的“短视”错误,如果等到侵略者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利益的影响明显表现出来之后再有所行动,那就为时已晚。他认为,美国应该对侵略者进行遏制[7](P524-525)。 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此时不得不重新审视慕尼黑会议。在希特勒发表萨尔布吕肯演说的当天,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备忘录就明确指出,希特勒的演讲使人们不再抱有幻想,不再认为慕尼黑协定已经为实现持久和平提供了一切条件[8](P111)。 罗斯福也对自己在慕尼黑危机期间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11月14日他表示:“我曾致函希特勒,力劝他坐下来谈判和平,现在我确信这并不值得骄傲。那种行为在眼下可能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长远来看则可能导致更多的生灵涂炭。”[4](P142)他还在10月26日的一次演讲中对慕尼黑协定作出了另外一种评价:“愈来愈清楚,以恐惧维持的和平并不比以刀剑维持的和平更高尚、更持久。如果法律的准绳一再被假装高尚的纯粹武力所代替,那么就无和平可言。如果蓄意以战争威胁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那么也无和平可言。”[9](P86) 与此同时,美国也不再相信在慕尼黑会议之后可以在欧洲建立新秩序。1938年12月6日, 法国外交部长乔治·博内和德国外交部长乔基姆·冯·里宾特洛甫签署法德宣言,声称法国和德国之间“不存在任何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两国政府将竭尽全力发展和平睦邻关系[10](P123)。这本是美国一直期望出现的情况,但当法国驻美大使在11月28日对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表示美国政府应该表明对即将签署的法德宣言的支持时,韦尔斯却在两天后予以拒绝[1](P107)。 二、慕尼黑会议后美国对德政策中的遏制因素 对慕尼黑会议进行的反思使美国对其自身安全遭受到的威胁有了充分认识。罗斯福1938年11月12日对美国驻葡萄牙公使赫伯特·佩尔表示,与以往相比,欧洲独裁者对美国和美洲大陆的威胁更近了②。11月14日他又指出,“德国力量在慕尼黑的再度崛起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国际关系……自从1818年的神圣同盟以来,美国第一次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大西洋沿岸面临遭到攻击的可能性”[4](P137)。1939年1月4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再次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知道,如果新的武力哲学包围其他各大洲并侵入我们的大陆,我们美国人的遭遇将会怎样。”[11]( P163-164) 1月31日,他向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们解释道,希特勒妄图霸占欧洲,一旦他得逞,美国的和平与安全就濒临危险[12](P259-2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