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慕尼黑会议后绥靖与遏制并存的美国对德政策 慕尼黑会议之后,美国对德政策中出现了遏制德国的倾向,但这并非表示美国已放弃了绥靖德国的政策,也不表示美国完全走上了反对德国侵略扩张的道路。此时的美国仍然希望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从整体上维持欧洲的所谓和平局面,进而保护它在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利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对外投资共达115亿美元,其中在欧洲为23.76亿美元,占20.7%,而这当中在德国的投资又占美国在欧洲投资的首位[26](P232)。因此,在遏制的同时继续表明自己的绥靖立场就成了美国政策的必然选择。例如,它只是暂时召回自己的驻德大使,而非与德国断交。罗斯福在1938年11月17日就召回驻德大使威尔逊一事向英国驻美大使雷诺·林赛解释说,他并不想让威尔逊无限期地呆在国内,而只是想让他适当停留一段时间[18](P402)。 实际上,在慕尼黑会议之后,美国实施的是绥靖与遏制并存的对德政策。这种政策在罗斯福总统1939年4月14日和8月24日向希特勒作出的两次和平呼吁中得到了集中而充分的体现。 希特勒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又把自己的侵略目标指向了波兰。他向波兰施加压力,要求归还但泽,同时允许德国修建一条穿越波兰走廊并享有治外法权的公路。波兰于1939年3月26日表示拒绝。对此,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极为不满,他警告波兰大使说:“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严重局势。”4月1日,希特勒也发表了威胁性的讲话⑧。 面对日益危急的欧洲局势,罗斯福于4月14日致电希特勒, 表示了对使用武力进行威胁的强烈不满。他说,在上次事件⑨ 中,他曾建议希特勒用和平方式解决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但现在事态的发展又恢复到了用武力进行威胁的状况。如果希特勒所多次表白的德国无意于战争的愿望是真诚的,那么世界上就不需要战争了。罗斯福要求希特勒保证至少在10年或25年之内不对以下国家发动进攻或者侵略: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大不列颠与爱尔兰、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苏联、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等。罗斯福此举无疑反映了美国希望遏制德国进一步侵略扩张的倾向。但与此同时,他在电报中也向希特勒表示,如果希特勒作出不再进攻或者侵略上述国家的保证,那么美国政府将准备参加旨在寻求开辟国际贸易途径的讨论,以使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能在世界市场上平等地进行交易,并保证它们获得和平的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和产品。同时,那些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政府(美国除外)也可以进行他们认为有必要或渴望举行的政治讨论[27](P455-458)。由于罗斯福关于这些未来行动的前提条件只是要求希特勒作出不再进攻或者侵略其他国家的保证,因此,罗斯福逃脱不了默认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嫌。 此后,欧洲局势继续恶化。1939年5月22日,德国与意大利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公然宣称要“为保障他们的生存空间……而共同奋斗”[28](P619)。5月23日,希特勒又在德国军事会议上声称:“但泽不是争执的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是要把我们的生存空间向东方扩张。”[29](P129) 8月23日,德国还与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附加秘密议定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并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30](P172-17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附加秘密议定书的签订, 使德国得以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德国已为侵略波兰做好了一切准备。 面对一触即发的欧洲战争,罗斯福于8月24 日再次向希特勒发出了和平呼吁。他劝说希特勒同意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解决德国与波兰之间的争端:其一,德波之间直接谈判;其二,把德波争端提交给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予以仲裁;其三,由一个欧洲传统中立国或一个与欧洲政治事务没有任何联系的美洲共和国对德波争端进行调停。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德波之间的争端,都必须完全尊重波兰的独立与领土完整。罗斯福强调指出,美国人民反对军事征服政策,他们认为,正当而合理的目标能够通过和平谈判或司法仲裁予以圆满解决,任何统治者或任何民族都无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把亿万人民卷入战争中去。罗斯福还表示,如果希特勒同意以建议中的任意一种和平方式解决德波争端的话,那么美国仍然准备如他本人4月14日电文中所说的那样, 为解决那些危及世界和平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7](P477-478)。罗斯福的这一和平呼吁显然有遏制德国侵略波兰的意图。但由于他同时表明,只要希特勒同意和平解决德波争端,那么美国准备像他4月 14日电文中建议的那样采取行动,因此,罗斯福默认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立场再次得以揭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