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光荣革命后形成的制度叫“旧制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保障土地集团的利益,保证大地产所有者控制国家的政权。但这种安排却符合前工业时期的社会特征,因为在工业革命发生前,主要的财产形式是土地,土地集团是全社会最强大的力量。前文所提约翰·坎农说的“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指在土地集团控制下议会选举制度中种种在今人看来不合理、莫名其妙的做法,但这些做法是有其时代合理性的,其功能就是把其他社会集团排斥在权力结构之外,将政权牢牢地控制在土地贵族手中。选举制度中许多陈规已经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了,如果社会不发生根本变化,这些制度还会延续下去。在这种制度下,选举权是授给中世纪流传下来的“身份”的,选举资格既不按照“人”,又不按照财产来确定,因此多数人毫无政治权利可言,并且人口越增长,选民的比例会越小,到19世纪初,只有3%左右的人有选举权了。并不是说只要有钱就可以有选举权,许多有钱的人却没有选举权,这就是当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中等阶级”日益壮大时为什么“有钱人”对国家制度日益不满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许多穷人也可以参加议会选举,因为他们具有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某种“身份”,而这些人又往往处在贵族地主的控制下,因为他们的经济命运是被后者掌握的。此外,议席的分配也是中世纪的遗产,大多数选区都是由中世纪的国王确定的,越到后来,就越不能反映财产的状况和人口的状况[6]。选举中的腐败现象更加强了贵族对选举的控制,买选票、贿赂选民等做法公开流行,而贫苦选民的存在则为贿赂公行提供了土壤[7]。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估计说:1801年,占人口总数1.1%的最富有的人控制着国民收入的25%,而到1848年,1.2%的最富有的人则控制了国民收入的35%。1867年,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了,2%的最富有的人却控制了国民收入的40%;相比之下,劳动民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1803年的42%降到了39%,而他们的人口比例却提高了。经济地位的下降使劳苦大众对国家的现状严重不满,这是工人群众要求改革的原因。 由此可见,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它所造成的两大新阶级都在要求变革,要求进一步实行政治转型。但这两个阶级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们目标不同、纲领不同,彼此间的分歧很大,实际上几乎是决然对立的。贫富不均已引起社会的两极分化,把英国变成了一个“阶级社会”。这个现象引起当时许多人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在他们的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8](p.24)。激进派科贝特(William Cobbett)称英国“正发展成这样一个国家,其中只有两个阶级:雇主和卑贱地依附于他们的人”[9](p.759)。就连后来成为保守党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也说:英国已变成两个民族的国家--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在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10](p.76)。对分化引发的严重后果,有识者都已经预感到了; 社会解体的威胁也已经被各种政治色彩的人都看到[11]。工业革命造成的重大后果是:新的变革必须发生。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不得不变,新的变化将走向何方?社会会因新的变化而解体吗,还是前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反改革的人把社会的解体作为梦魇来加以渲染,从而坚定地反对变革;改革派则把变革看成是唯一的出路,虽说他们内部在如何变、何时变、多大范围之内变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改革与反改革的力量将激烈冲突,问题是:冲突将使社会解体、还是使社会重新整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和平变革方式与暴力变革方式中隐藏着的潜在机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种机制。 三 我们已经看到:因工业革命而造成的两极分化如何把“有钱的阶级”和“无钱的阶级”严格地分开,并且在这二者之间造成严重的对立。我们看到在“有钱的阶级”这一边是社会的上层和中间层,他们在财产的基础上有共同的利益。在“无钱的阶级”这一边是全体劳工大众,他们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正形成共同的思想意识。奇怪的是:正当工业革命在用经济地位的不同制造社会的两极分化时,“旧制度”却已经制造了另一个两极分化,即在“有权的阶级”和“无权的阶级”之间造成对立和分化--在他们之间造成水火不相容。对中国读者而言,前一个分化是我们熟悉的,对后一个分化则少有人知道。 前面已经说过:“旧制度”下的选举权资格千奇百怪:身缠百万的富翁不一定有选举权,而一无所有的贫民则可以天生拥有选举权。如前所说,这种安排唯一的功能就是把权力控制在极少数人手里,让大土地所有者独占国家的政权。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作为整体集团都没有政治权利,他们中少数人有选举权,是因为他们与生而来的“身份”,而并非因为他们的财产或他们的人格。如此造成两个后果:1.由于都属于“无权的阶级”,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在反对贵族统治、争取政治权利方面有一致的目标,可以结成同盟。2.由于都属于“有钱的阶级”,中等阶级和土地贵族本来是可以在财产的基础上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现有的社会秩序的;但这一点现在却做不到,因为在二者之间横亘着一道鸿沟,这就是“有权”和“无权”的对抗。由此可见,1832年之前英国社会的布局是非常奇特的,各阶级、各集团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等阶级的地位非常关键,因为它在两大对抗性冲突中处在一个交接点上。那么,中等阶级在政治天平上将偏向何方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