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卢毅 参加讨论

美国著名科技哲学家库恩(Kuhn)在揭示“范式”(Paradigm)之于科学革命的积极意义 时,特别强调指出“范式”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观念,开辟了新的思路 ;但另一方面,它同时也带来了某些固有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个已形成的“范式”中, 由于大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范围的相对深奥的那些问题上”,这就难免造成“其 视野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注: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 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由此看来,曾经在民国时期风行一时的“ 整理国故运动”虽然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无可讳言,因为受到其 “范式”的自身束缚,它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这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考据史学的局限
    “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首先在于它在受到了考据史学的严重局限,这在胡适身上 体现得尤为明显。
    正如余英时所精辟指出,“胡适学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中国的考证学”(注:余英时: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1983年3月18日),欧阳哲生选编:《解析胡适》,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确实,终其一生,胡适的学术研究都不脱考据 的色彩,甚至还可谓带有某种“考据癖”。譬如,1928年4月,他在游历庐山之后,写 了一篇《庐山游记》。在这篇游记中,他逐一考证了江西纸牌与徽州牌的不同、三叠泉 发现之时间、开先寺的来历、归宗寺的传说等一系列问题。或许是自己也觉得其中的考 据色彩过于浓重,他不得不在文末附注说:“我作《庐山游记》,不觉写了许多考据, 归宗寺后的一个塔竟费了我几千字的考据!这自然是性情的偏向,很难遏止。……我们 有历史考据癖的人到了这些地方,看见了许多捏造的古迹,心里实在忍不住。……我为 什么要做这种细碎的考据呢?也不过‘心濆涌,笔手扰’,忍耐不住而已。”( 注:胡适:《庐山游记》后记(1928年4月20日),《胡适文存》三集,黄山书社1996年 版,第136页。)40年代末,他在自述其读《水浒传》的感受时也承认:“我正看得起劲 ,忽然我的历史考据癖打断了我的文章欣赏!”(注: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 编初稿》(校订版)第6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1997页。)
    由此可见,因为受到性情与思维惯性的极大牵引,胡适已经形成了某种根深蒂固乃至 难以自拔的“考据癖”。而这无疑大大限制了他“整理国故”的视野与成就。
    其一,由于研究方法不脱考据,这势必造成他对一些不适于考证的问题无法加以深入 的研究。梁漱溟便曾经批评胡适说:“他对佛教找不见门径,对佛教的禅宗就更无法动 笔,只能做一些考证;他想从佛法上研究,但著名的六祖慧能不识字,在寺里砍柴、舂 米,是个卖力气的人,禅宗不立语言文字,胡先生对此就无办法。”(注:梁漱溟:《 略谈胡适之》(1987年4月12日),朱文华编:《自由之师--名人笔下的胡适 胡适笔 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4页。)冯友兰也客观评价说:“胡适的《中国 哲学史大纲》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很大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 思想则讲得不够透,不够细。”(注: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2页。)
    其二,因为仅仅局限于考据学本身,而未能吸收社会科学的其它方法,胡适的考据成 就其实也较为有限。唐德刚就曾直言指出:“用这些精密的方法,他可以发前人所未发 ,把古书里的‘言’字、‘汝’字……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如果碰到……与制度史、 社会史有关的字,他那套‘方法’便不够用了。……学者如罔顾社会科学的法则,而专 门去倒训诂学、校勘学的字纸篓,那就所见有限了。”(注: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 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133页。他还尖锐批评胡适:“胡适之 先生求学时期,虽然受了浦斯格和杜威等人的影响,他的‘治学方法’则只是集中西‘ 传统’方法之大成。他始终没有跳出中国‘乾嘉学派’和西洋中古僧侣所搞的‘圣经学 ’(Biblical Scholarship)的窠臼。”)
    其三,由于陷入了个别史实的琐碎考证,胡适往往忽视了对通史的研究。他自己即曾 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暂留美国,“本意是想把我的中国思想史写成,但写到一 个时期,往往被一些小问题牵引去做点小考证,这些小考证往往比写通史有趣味得多, 于是我就往往入魔了。把写通史的工作忘在脑后,用全力去做考证。”(注:胡适:《 致雷海宗、田培林》(1944年7月17日),转引自朱文华:《胡适评传》,重庆出版社198 8年版,第279页。)
    更为关键的是,正如周予同所针砭的那样,“史料究竟只是史料而不是史,中国现代 社会所企求于史学界的是新的史学的建立与新的史籍的产生,而决不仅仅满足于史料的 零碎的获得。”(注:周予同:《治经与治史》(1936年),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 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25页。)然而,因为过于注重个别史实的考 证,一味笃信“见树不见林”的“实验主义”,笼统排斥一切“史观”,胡适显然无法 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难以满足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梁漱溟就批评说:“先 生不承认封建制度、封建势力的存在,但……全不提出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论断来, 亦太嫌省事!中国社会是什么社会?封建制度或封建势力还存在不存在?这已成了今日最 热闹的聚讼的问题,论文和专书出了不少,意见尚难归一。先生是喜欢作历史研究的人 ,对于这问题当有所提示,我们非请教不可。……我向不知学问,尤其不会作历史考证 功夫,对此题非常感到棘困;如何能一扫群疑,昭见事实,实大有望于先生!”(注:梁 漱溟:《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1930年6月3日),《胡适文存》四集,黄山书社1996年 版,第322-323页。)但对梁漱溟这番质问,胡适却一直未能做出正面的回答。
    与此同时,考据史学在胡适身上所暴露出的各种局限性,同样也贯穿了“整理国故运 动”的始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