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91年版。 (19)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9,中华书局1998年版。 (20)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1)主要学术成果参见赵世瑜、郑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22)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3)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4)赵世瑜、郑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25)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初版序言。 (26)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27)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第328页。 (28)邱澎生:《商人团体与社会变迁:清代苏州的会馆公所与商会》,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95年。 (29)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0)萧凤霞:《文化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山小榄菊花会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31)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初版序言。 (32)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包括: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第5期;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戴海滨:《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3)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17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