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汉书》卷54,《李陵传》;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该石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唐晓峰:《地图上的长城》,《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第5期。 ③《明史》卷186,《许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许论:《九边图论·序》(苏祐),明嘉靖十七年刻本,藏国家图书馆。 ⑤王庸:《中国地理图籍丛考》,商务印书馆1956年修订本,第26页;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凡例》,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42-43页。 ⑥王绵厚:《明彩绘九边图研究》,曹婉如主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8页。 ⑦本次考察对象包括《九边图说》残卷,灵宝许氏族谱、碑刻。考察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向燕南教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李纯主任、灵宝市文物管理研究所胡小平所长、许氏后裔许英华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九边图说》残卷捐献者李隋义先生介绍了《九边图说》的情况,在此一并致谢。 ⑧明兵部:《九边图说·兵部□□仰遵明鉴恭进九边图说以便圣览事》,玄览堂丛书初集影印明隆庆三年刊本,台北中正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⑨《九边图说·兵部□□仰遵明鉴恭进九边图说以便圣览事》第2页云:“咨行各镇督抚军门,将所管地方,开具冲缓,仍画图贴说,以便查照。去后随该各镇陆续开报前来,或繁简失宜,或该载未尽。又经咨驳,务求允当。往返多时,始获就绪。” (10)《九边图论·奏稿》(许论)。 (11)[法]沙畹:《中国地图学中两幅最古老的地图》(Les Deux Plus Anciens Specimens de la Car-tographie Chinoise,Bulletin de I' Ecole Francaise de I' Extreme Orient,Vol,3,1903.)[日]小川琢治:《近世西洋交通以前の支那地图に就て》,《地学杂志》(日本)第22年第258号,1910年。《中国地图史纲》,第1-72页。[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248页。 (12)[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13)《九边图论·序》(苏祐),《九边图论·序》(魏廷萱)。 (14)《九边图论·刻九边图论序》(谢少南),第395页。 (1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5,《史部·地理类存目四·修攘通考四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6)本文所据以分析的此两个版本,分别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天启元年吴兴闵氏刻本;丛书集成续编影印新昌庄肇麟木生氏校刻长恩室丛书本,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邓衍林指出《九边图论》尚有明吴闵氏刊朱墨本,应与兵垣四编本是同一版本。请参看《中国边防图籍录》第42页。 (17)[明]罗洪先:《广舆图·九边总图一》,中国史学丛书三编第三辑影印明何镗《修攘通考》明万历七年自刻本,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471页、第651页。 (18)[明]李默:《舆地图·大明一统舆图》,中国史学丛书三编第三辑影印明何镗《修攘通考》明万历七年自刻本,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277-278页。 (19)《九边图论·九边总论》,兵垣四编本,第86-87页;长恩室丛书本,第5页。 (20)[明]张天复:《皇舆考》卷九《九边图叙》,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六年应明德刻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345页。 (21)《中国地理图籍丛考》,第28页。 (22)萧樾:《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23)《中国地理图籍丛考》,第27页。 (24)《九边图论·序》,后知不足斋丛书光绪十六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25)《九边图论·跋语》,兵垣四编本。 (26)《兵垣四编·兵垣跋》。 (27)[明]程道生辑《九边图考》,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卷),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98页。 (28)[明]朱国达等辑《地图综要》外卷《九边》,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末朗润堂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722-74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