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希特勒的上台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许琳菲/丁建弘 参加讨论

德国垄断资本家同希特勒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接近的“障碍”:这就是纳粹党党纲中的“社会主义”要求,主要是“打碎利息奴役制”、“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托拉斯国有化”、“没收土地,废除地租”等,这对大工业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一党纲在1926年希特勒的声明中还说“是不可改变”的,但在1928年修改党纲时却大大降低了“社会革命”的要求。(21)希特勒懂得争取群众的重要性,他也深深懂得任何政治运动如果没有争取到国内有势力的、地位确定不移的力量的支持是很难取得政权的。希特勒开始积极讨好工业界。1927年由基尔多夫转给工业界,并在工业界中传播的希特勒的小册子《重新崛起之路》中,已把“社会主义”概念等同于“对人民的爱和对祖国的爱”。(22)希特勒在修改党章的声明中特意强调“没收土地”系针对“犹太人的地产投机集团”。(23)这种“安抚”既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欢迎,也受到大地主的欢迎。希特勒多次同大工业家们秘密会面。1932年1月27日,希特勒在杜塞尔道夫工业家俱乐部发表的长篇演说,更是投出席这次会议的莱茵和鲁尔区三百名垄断资本家之所好,“成功地在德国西部工业巨头中间打开了缺口”。(24)希特勒特地选中化学工厂主威廉·克普勒为自己的特别代表和经济顾问,命他拉拢工业家们。于是在克普勒周围形成一个圈子。前国家银行总裁希尔马·沙赫特博士和科仑银行家库特·冯·施罗德男爵属于这个约二十人的圈子,但加入该圈子的广有影响的工业领导人还只有阿尔培特·伏格勒,他是联合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垄断资本家的多数在政治上还是采取另外的方针,他们在选择最能保护自己利益的政治体制:希特勒的独裁体制是否就比共和国的总统内阁制为好?到1932年7月为止,工业界多数人支持由古特霍夫农冶金厂经理保罗·罗伊施提出的计划,即成立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统一政党。但是七月选举中纳粹党的大胜和德国共产党选票的猛增,危机的延续和革命形势的加剧,各资产阶级政党因失去选民而几乎销声匿迹,政局动荡和内阁频繁更迭,这一切不仅使上述的方针化成泡影,而且严重地威胁着垄断资产阶级和其他权势集团的社会统治。当时似乎显示出这样一种形势:或者共产主义,或者民族社会主义,二者必居其一。绝大部份垄断资产阶级倒向纳粹党。电器托拉斯的西门子认为:“面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危险,希特勒还终究是较小的祸害。”(25)正因如此,当1932年11月6日的新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丧失二百万票和三十五个议席,共产党的选票却增加到六百万票,两个工人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选票总数已超过纳粹党二百万票的时候,垄断资本家和权威集团慌了手脚,这才出现了1932年11月29日德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地主的主要代表人物上书兴登堡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为帝国总理的非常事件。(26)这是对总统直接施加的政治压力。国防军首脑赛克特将军也明确表示:“非常赞同希特勒参加政府”。前皇太子致函兴登堡敦请总统授权希特勒组阁。他们一致认为希特勒是能够解决政府危机的唯一候选人。从1933年1月初起,组织纳粹政府的幕后会谈在不断进行。1月28日,施莱歇尔内阁向兴登堡提出辞呈,建议总统授权纳粹党组织新政府。可见希特勒上台并非象希特勒自己所吹嘘的那样是通过一场“民族革命”,而是被总统周围的幕后权势集团、陆军、大地主,当然还有垄断资产阶级在力量的调整过程中从“后门”塞进来的。垄断资产阶级是直接把希特勒推上台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力量,因此不能说纳粹党是由它一手扶持起来并一手扶上台的。
    问题的探讨还需进一步,即涉及希特勒同垄断资本家究竟在什么问题上达成决定性的勾结。上面所谈的主要限于双方之间本身利益的调整,但使双方真正的利益一致而“融成一体”的,乃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虽然这两个问题被包藏在“民族主义”的画皮之下。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目标一直是含糊不清和极不确定的。在他的讲话中作为唯一不变因素的是要求独裁和消灭马克思主义。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直到1928-1929年是他的主要思想表现,但在危机年代的讲话中暂时后退了,而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德国内部和外部失败的最终原因,1927-1929年讲话中几乎占1/3的内容是争取“生存空间”,而且明白无误地提出要占领东欧和俄国的领土,危机年代这一论调已代之为“扩军备战”和“战争”。(27)1932年希特勒在杜塞尔多夫的“三百人会议”上讲话中真正打动垄断资本家的心的就是这两点。
    在危机年代,唯一能够阻止希特勒上台的力量是德国工人阶级,然而德国工人运动却陷于可悲的分裂。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相互当成主要敌手,无法采取统一的革命行动,而垄断资产阶级却是联合起来。1932年7 月还拒绝给纳粹党资助任何选举费用的大垄断资本家杜伊斯贝格,在这年年底主要由于对付“布尔什维主义”的危险而以法本化学公司董事长的名义给纳粹党十万马克。(28)1933年1月4日,希特勒同巴本秘密会谈组阁时确定的一条,乃是解散所有工会,将所有布尔什维克、社会民主党人和犹太人“驱逐出领导岗位”。可以这样说,垄断资产阶级和旧社会保留下来的权势集团,显然还常常把希特勒看作是来自社会低层的“暴发户”,不喜欢纳粹党的煽惑人心的做法和粗鄙下流的作风,但在这样两个根本问题上,他们却是难兄难弟,相依为命了。
    
    德国法西斯的实质是什么?1933年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三次全会在希特勒上台后很快作出回答:法西斯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独裁”。两年后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的报告中讲了同样的话。(29)这个论断一直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所遵循。它对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反动面目、推动德国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实际意义,但未能准确地、科学地揭示其本质。它没有能回答:(1)德国的纳粹主义究竟是什么?(2)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专政是否一定同金融资本联系在一起?它只是垄断资本发达国家的产物?非帝国主义国家是会不会出现?(3 )德国纳粹党统治是否仅仅是金融资本的公开恐怖独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