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策妄阿喇布坦与沙皇俄国(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族研究》 宋嗣喜 参加讨论

再如,托博尔斯克当局曾派一名士兵和三名哥萨克给温科夫斯基送信,叫他返回路上多加小心,免遭鞑靼人袭击。这四个人于1723年3月19日到达准噶尔部。 策妄阿喇布坦对他们的到来顿生怀疑,认为是俄军派出的尖兵,身后必有大军。(23)为了弄清情况,策妄阿喇布坦派出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到额尔齐斯河探查,而对温科夫斯基则说,在草原的三处地方发现人迹,“是哈萨克帐人来到额尔齐斯河”,问他是否稍候时日,待情况弄清后再定行期。策妄阿喇布坦原拟1723年4月17日前后准温科夫斯基回国,(24)由于怀疑这四个人的真实来意,戒备俄国会突然袭击准噶尔,故不让温科夫斯基启程,实际上是把他扣留起来,当作人质,万一遭到俄国进攻,可拿他是问。就这样,温科夫斯基在准噶尔多呆了五个月,直到9月18日才获准离境。(25)
    还有一件事很可以说明策妄阿喇布坦对俄国存有戒心和他对俄国的态度。1716年布赫戈利茨侵略达布逊诺尔(亚梅什湖)期间,有大批俄军被俘,其中二百多人被安排在伊犁河上游造船。(26)温科夫斯基呆在准噶尔后期,看到诱答臣服条约无望,为了使这次出使多少能有点收获,便千方百计要求策妄阿喇布坦释放这些俘虏,随他一起返回俄国。策妄阿喇布坦下令宰桑和其他官员讨论是否释放这批俄俘问题。一部分人主张全部释放,另一部分人主张部分释放,原因是俄国拒绝把扣押在托博尔斯克的两名准噶尔重要逃人交给策妄阿喇布坦,(27)而且,如果把这批俄俘全部释放,手中没有其他王牌,以后就难于要求俄国人交出逃人了。(28)这后一种意见正合策妄阿喇布坦的心意,最后他决定只把十名俄俘交给温科夫斯基带回,(29)这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释俘罢了。
    我们认为最能说明策妄阿喇布坦同沙皇俄国关系的,是他派出与温科夫斯基同行的达尔扎使团。达尔扎也带去一封策妄阿喇布坦给彼得一世的信。这封信没有什么更新的内容,与第一封信大体一致,但在形式上却有独到之处。策妄阿喇布坦毫不客气,引用彼得一世的原话,指责俄国当局的所做所为,口气比较强硬,大有质问之势。信里只字不提称臣和请求保护之事,俄国当局以为信中不提,也许使者会口头转达,于是便向达尔扎发问,结果达尔扎回答得很干脆:他并未奉命请求称臣。(30)达尔扎没给沙皇俄国带去如意的消息,因此不但受到冷遇,(31)而且遭到虐待。沙皇俄国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从5月23 日达尔扎回答完俄国政府提问后一直把他扣押到10月中旬,非叫他对已经说过的话做出新的补充不可,即叫他满足沙皇俄国的愿望,说出请求称臣之事,如把说出这样的话,可允许他去彼得堡,不然,只能呆在莫斯科。俄国官员一再问他是否想起什么新内容,对已说过的话有没有新的补充,他都干脆地说:无可奉告。(32)俄国当局无可奈何,才把一封给策妄阿喇布坦的信交给他,并准他离俄回国。
    达尔扎在俄国的言行,充分反映出策妄阿喇布坦对沙皇俄国的态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幻想没有了,戒心增强了,因而态度越来越强硬。他的这种变化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
    策妄阿喇布坦对沙皇俄国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质的变化,主要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行径造成的,另外,与当时的形势发生变化也有关系。1722年冬康熙逝世,雍正继位。雍正决定改善同策妄阿喇布坦的关系,继位后便向他派出一个使团。这个使团于1723年5月中旬抵达准部。(33)1723年8月4 日策妄阿喇布坦同温科夫斯基谈话时对他说:“老阿木古兰汗(康熙)已死,其子继位,派来使臣,愿重修旧好。”接着他直接了当地对温科夫斯基说,因此,额尔齐斯河上“那些城堡我已不再需要”。(34)我们有理由认为,雍正及时派出使臣,是促使策妄阿喇布坦最后决心同沙皇俄国中断政治关系的重要因素。达尔扎实际上就是去同俄国中断这种关系的。
    策妄阿喇布坦是准噶尔部的重要首领,在他执政期间,该部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这一点已为我国史学界所注意。(35)仅就他同沙皇俄国关系而言,反抗、斗争,是主要的,几乎贯穿他一生的始终。他派博罗库尔干出使俄国,谋求俄国援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不足称道,但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段插曲,何况他能及时勒马,没有掉进沙皇俄国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深渊,酿成历史悲剧,因此不应苛责。我们不能因他同沙皇俄国有过这样一段瓜葛,而否定他对准噶尔部的功劳和他对俄政策的正确方面。他终于以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过错,从而挫败了沙皇俄国鲸吞准噶尔部的阴谋。这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
    ①详见《遣往准噶尔珲台吉策妄阿喇布坦处的炮兵大尉温科夫斯基使团及其1722-1724年的旅行日记》(以下简称《温科夫斯基日记》)俄文版,圣彼得堡,1887年,前言,第3-4页。
    ②《温科夫斯基日记》前言,第8页。
    ③《温科夫斯基日记》前言,第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