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两封中国明代皇帝致俄国沙皇国书真伪辨(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郝镇华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斯帕法里生于摩尔达维亚(在今罗马尼亚),1671年来到俄国莫斯科,在外务衙门任希腊文和拉丁文译员。关于斯帕法里出使中国的中文记载,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六十一;康熙“十五年五月丙戌,鄂罗斯察罕汗遣其臣尼果赖罕伯理尔鄂维策(即斯帕法里--作者)入贡方物,奏称鄂罗斯僻处远方,以古未通中国,不识中国文义,不谙奏疏仪式,今特向化输诚,愿通贡使。”
    ②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1596-1645年),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个俄罗斯皇帝,1613年即位。
    ③南怀仁,耶稣会士,比利时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康熙八--二十七年在钦天监治理历法。1688年卒于北京。
    ④⑤⑥参看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щениявⅩⅦвске》,第1卷第183号文件,苏联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9年版;第24号文件第529页;第24号文件第71-72页。
    ⑦据《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24号文件注②记载,这句附言是1675年在托博尔斯克将此国书译成俄文时加的。
    ⑧《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25号文件,第72、76-78页;第26号文件,第79-90页;第28号文件,第91-92页;第32号文件,第97-98页。
    ⑨明代喀尔喀蒙古,即漠北蒙古。
    ⑩约·弗·巴德利:《俄国、蒙古、中国》,下卷第1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32-1033页。
    (11)转引自Н。Ф。德米多娃和В。С。蔑斯尼科夫:《中国明代皇帝致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的两封国书日期考》,苏联《东方学问题》1960年第1期第164页。
    (12)按俄文,应译作彼特林:《蒙古和中国见闻录》,全文见约·弗·巴德利,前引书下卷第1册,第1045-1065页;《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26号文件,第79-90页。
    (13)约·弗·巴德利,前引书,下卷第1册,第1059页。
    (14)按时间,这里所说的阿勒坦汗,应是明代喀尔喀蒙古首领硕垒乌巴士珲台吉。
    (15)约·弗·巴德利,前引书,下卷第1册,第1040-1041页,《托博尔斯克总督之奏疏,并附西伯利亚哥萨克彼特林前往蒙古和中华帝国之〈出使报告〉》。
    (16)参看前引Н。Ф。德米多娃和В。С。蔑斯尼科夫,前引文。
    (17)《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
    (18)指彼得·亚雷日金一行。他们是俄使Ф。И。巴伊科夫的信使,于顺治十二年先抵北京,回国时带回顺治帝致沙皇国书。关于彼得·亚雷日金和Ф。И。巴伊科夫出使中国一事,《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一三五有如下记载:“先是鄂罗斯察罕汗,于顺治十二年,遣使请安,贡方物,不具表文(指信使彼得·亚雷日金--作者),因其始行贡礼,赉而遣之,并赐敕,命每岁入贡。后十三年,又有使至(指Ф。И。巴伊科夫--作者),虽具表文,但行其国礼,立而授表,不跪拜。于是部议来使不谙朝礼,不宜令朝见,却其贡物,遣之还。”
    (19)即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据《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24号文件称,所谓的明神宗国书就是致这位沙皇的。
    (20)博格德皇帝是蒙古人对清朝满族皇帝的称呼,俄国人袭用蒙语。
    (21)《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72号文件《1654年2月11日。--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为派遣Ф。И。巴伊科夫出使事致清世祖皇帝国书》,第165-168页。
    (22)(23)《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26号文件,第83页、第89页;第32号文件,第97-98页。
    (24)从彼特林的记述看,曼奇克敦女王公即《明史》卷三二七所记三娘子。但曼奇克敦此名不见经传。据《明史纪事本末》《西人封贡》记载:“俺答(谙达)妾克兔哈屯,号曰三娘子”。蒙文《俺答汗传》中称之为钟金哈屯。《蒙古源流笺证》(卷七)称之为诺延钟金。朱荣戛在其《〈俺答汗传〉看三娘子的名字和母家》(载《蒙古族历史人物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9-143页)一文中对三娘子姓名有专门考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