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法对德政策与希特勒的“毁约扩军”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陈兼/倪培华 参加讨论

“毁约扩军”是纳粹德国走向发动战争的第一步。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初,德国还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重重束缚,外交上十分孤立,军事上极为软弱,不“毁约扩军”,要实行侵略扩张就寸步难行。然而,仅仅过了三年,以1936年3月德国进兵莱因非军事区为标志,希特勒已基本上完成了“毁约扩军”的步骤。为什么希特勒能在短时期内达到这一目标?作为凡尔赛和约主要签字国的英法何以未能制止希特勒的“毁约扩军”?这是二次大战前史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整个三十年代的英法对德政策都归结为“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其实并不尽然。以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至1936年3月德国进兵莱因这一时期的英法对德政策来说,就不宜作这样的概括。当时,面对着德国的迅速崛起,英法两国在希特勒“毁约扩军”问题上的态度有很大分歧。英国的政策固然已显示出绥靖的趋势,而法国却常常表现出强硬的倾向。英法这两个一次大战战胜国对德政策的不协调,是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英法两国态度的不同,首先在如何对待裁军和德国要求“军备平等”的问题上表现出来。
    早在1932年,德国巴本政府就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正式提出“军备平等”要求。希特勒上台使这一问题发生了质变。为了争霸欧洲和世界,希特勒一心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为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因此,他上台不到十天就在内阁会议上宣布,今后四年德国的首要行动原则是“一切为了发展武装力量”。①与此相适应,他把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规定为:“为反对凡尔赛和约而斗争;在日内瓦争取(军备)平等权利”。②鉴于当时西方各国和平主义盛行,裁军成了时髦的口号,希特勒采取了狡猾的策略:场面上打着“裁军”的幌子,以被欺负的弱者面目出现,提出“军备平等”要求;暗底里却加紧扩军备战步伐,把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丢在一边,干了再说。
    对此,英法的反应有很大不同。
    法国与德国为邻,历史上又是争霸欧陆的世仇。“自一次大战结束后,法国一直对德国力量恢复和德国对外政策向修正路线转变的可能性极为关注”。③希特勒德国的崛起,不能不使法国感到严重威胁。它在日内瓦裁军会议等场合对德国“军备平等”要求所持的态度极为严峻,始终坚持把裁军和德国“军备平等”问题同法国的安全保障联系起来,不愿对德作重大让步。
    英国自恃有海峡与大陆相隔,对法国关于德国军备问题所表现出的焦虑,“与其说是体谅,不如说是持不屑一顾的态度”。④为了削弱法国在欧陆的优势,保持和加强自己在欧洲的“仲裁者”地位,英国早就有意部分满足德国的“军备平等”要求。英国还企国以对德国作某种让步的“裁军”方案来控制德国:“如果没有任何裁军协定的话,德国就将尽其所愿地全力重整军备”,⑤与其如此,倒不如搞出一个协定来,让德国的扩军限制在不致从总体上破坏现存欧洲“均势”的范围内。
    英法两国政策构想的上述差异不可避免地在裁军谈判问题上反映出来。1933年3月,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日内瓦提出了一个标榜“全面解决裁军问题”,其实是“扶德抑法”的方案,要求大大削弱法国等国的陆军,同时却允许德国陆军扩充为二十万人。在英国的压力下,法国被迫同意以“麦克唐纳方案”为一项“全面裁军公约”的基础,但接着又提出一个要为德国扩军规定“试验期”、并实行一系列监督措施的计划。⑥此外,法国还针对英国一再提出的裁减陆军的要求,表示希望在裁减空军方面“能有所成就”,这实际上是给以空军和海军为保卫英伦三岛主要力量的英国出难题。
    希特勒从英法的明争暗斗中窥破了对手的虚实,断定他已可以在“毁约扩军”方面采取重大行动而“不必害怕会遭到任何制裁”。⑦1933年10月,德国借口“军备平等”要求未获满足而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联。这是希特勒走向侵略道路的第一次大冒险,英法两国却没有采取任何强硬行动。英国史学家惠勒-贝内特说:“希特勒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的挑衅行为暴露出其他强国之间和他们国内意见分歧达到的程度。”⑧事实正是如此。
    希特勒退出国联后不到十天,英国政府便不顾法国的强烈反对,表示“仍将寻求与德国达成协议”,⑨力图促使德国返回国联和裁军会议。随后,它又带头向希特勒的一系列扩军要求让步,并于1934年1 月提出了一个比“麦克唐纳方案”更带有“扶德抑法”倾向的新方案,一再压法国在裁军和德国“军备平等”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在英国看来,要使德国重返国联,就不可能让它“仍受凡尔赛和约第五款的束缚”;只要德国同意在限制海军军备方面作出某些承诺,其他都可以商量。⑩这就给了希特勒新的可乘之机。到1935年,德国重整军备的既成事实已基本造成,希特勒要做的只是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向世界宣布这一“公开的秘密”。1935年3月,他一面邀请英国外交大臣西蒙访德,通过外交渠道表示愿意在限制海军方面对英国作出“让步”,一面借口法国前不久延长了兵役制,公然宣布德国已建立起空军和实行义务兵役制,从而完全打破了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加之于德国的限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