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朝伊朗述略(7)
591年秋,胡斯洛酬报毛利斯的支持,将达拉城、 梅菲克特城和阿美尼亚一部分割让给拜占廷,并承诺此后不再向拜占廷索取年金。两国重订和约、宣布继续友好。 胡斯洛向拜占廷出走时,怨恨希拉的来赫米朝努曼三世不支持他,602年,他废掉努曼三世,将他囚死狱中,另以大食部落首领名叫伊亚斯·本·克比塞·泰格利比的为希拉王,其旁置一波斯总督实行共治。努曼三世被废,激怒了阿拉伯东北部贝陀因人,他们反抗波斯人和与波斯人同盟的其他阿拉伯人,约在594和611年之间,他们在祖卡尔打败了波斯的骑兵和他们的阿拉伯同盟者。这一战证明了波斯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据说当穆罕默德听到祖卡尔之役的消息后,他说:“这是阿拉伯人初次占了波斯人的上风”。从这以后,阿拉伯人有了充分自信,再不畏惧萨珊朝这个巨人了。 祖卡尔之役只是阿拉伯人使萨珊军队小受挫折,实际上这时帝国尚有相当强大的兵力。602年拜占廷的军官福卡斯在巴尔干举兵反抗毛利斯,后者及其五子均被杀死。603年,拜占廷使臣到萨珊朝廷通报福卡斯即位。 胡斯洛为给毛利斯报仇,对拜占廷宣战。604年,胡斯洛亲自出征,艾德萨城不承认新皇帝福卡斯, 开门迎接胡斯洛。达拉城围攻九个月后攻下。胡斯洛利用拜占廷的混乱局势扩张萨珊领土。阿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各城次第陷落。 610年,北非的军事领袖希拉克略推翻福卡斯,即帝位。他遣使胡斯洛请和。后者决心继续征服。613年,萨珊军队在安条克附近大败拜占廷军,攻下大马士革;次年萨珊大将沙赫尔贝拉兹克耶路撒冷,将十字架作为胜利品送泰西封。615 年,波斯军队在大将沙辛统率下横越阿纳托利亚到达卡尔西顿,威胁海峡对面的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619年,波斯军队进入埃及,攻下亚历山大利亚。胡斯洛无异重建了阿黑门尼帝国,只是并未把敌人消灭。 希拉克略这时实行了军事改革。他把拜占廷帝国划分为若干军区,每一军区能够机动作战,加强了防御力量。教会捐输金银,供给希拉克略发动圣战,反攻敌人。拜占廷拥有强大海军和希腊火,他凭借这支海军驶入黑海,从侧面围攻斯军,波斯军大败。希拉克略于623年继续挺进,深入阿美尼亚。 胡斯洛派沙赫尔贝拉兹和沙亲拒敌,希拉克略更南进至阿塞拜疆,抢掠了甘札克(即西兹)袄祠。 胡斯洛准备直捣君士坦丁堡以结束这场战争。他联合阿瓦尔的可汗与沙赫尔贝拉兹及沙辛协同进攻拜占廷首都。拜占廷优越的海上力量击退了进攻的联军。在此期间,希拉克略并未回首都。他在高加索地区练兵,并与可萨人结盟。627年, 希拉克略和可萨人的联军南下,蹂躏阿塞拜疆,未遇强有力的抵抗。他决定继续南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萨人退回。同年12月,希拉克略在尼涅微打败了跟踪他的波斯军。胡斯洛立即召回沙赫尔贝拉兹统率的驻在查尔西顿的波斯军。但希拉克略已推进到泰西封东北107公里处的达斯特加尔离宫。胡斯洛自604年起一直驻在那里,曾未一至首都,此时他惊慌失措,逃到泰西封。希拉克略劫掠达斯特加尔,得到离宫的储藏的大量珍宝。 胡斯洛为他的失败找替身羊,他决定处死沙赫尔贝拉兹等将领。计划尚未执行,便发生了叛乱。胡斯洛被囚禁,628年二月底被害。 胡斯洛二世在位三十七年,他也是萨珊朝一位名王。他的徽号帕尔维斯(“胜利的”)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曾屡败拜占廷并征服了非州。其实波斯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胜利也与当时拜占廷内部混乱有关。至于胡斯洛的为人,史料所记毁誉均有,互相矛盾。可以肯定的是:他积累财富,贪婪珍宝,奢靡无度,炫耀豪华。据泰白利保留下来的一项平实的记载:他有3000妃嫔,数千女侍和歌姬,3000内侍,8500坐骑,7600大象。12000驮运行装的牲口。为了聚敛, 他任命一个名叫费洛赫扎兹的蛮族强征欠税。此人加欠税者以重罪,穷凶极恶地逼索,如不及时补交,便没收财产。老百姓无法生存,仇恨胡斯洛和他的统治。 胡斯洛死后,叛乱者立即拥其子施利即位,是卡瓦德二世。新的统治者与希拉克略议和,召还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小亚和西美索不达米亚各地的萨珊军队,双方遵守战前的边界,互释战俘,圣十字架归还耶路撒冷。 卡瓦德二世在位不到一年(628),死于疫病。其子阿达希尔三世(《新唐书》的伊怛支)即位,尚在幼年。他在位只有一年多(628-629)。野心家大将沙赫尔贝拉兹进军泰西封把他杀掉,自立为王。不到两个月,这个纂位者又被谋杀。帝国东部拥立胡斯洛二世之弟胡斯洛三世,但尚未至泰西封就遭呼罗珊总督暗杀。泰西封的贵族立胡斯洛二世之女柏兰,在位一年余(629-630)病死;又立柏兰之妹阿札米杜赫特。从这时起,不到两年先后有卑路斯二世、霍尔米兹德五世、胡斯洛四世,在位均只有数月。最后是在萨珊朝兴起之地伊斯泰赫尔发现了胡斯洛二世的后裔,王子沙赫亚尔的幼子伊嗣侯。他大概是在那里隐身避祸。伊斯泰赫尔的贵族们宣布他为王,并在当地袄祠加冕,是为伊嗣侯三世(632-651),伊嗣侯在伊斯泰赫尔的贵族们和中央军队的统帅鲁斯丹支持下入主泰西封。这时阿拉伯的贝多因人已由哈里发欧默尔以宗教狂热组织起来冲入伊朗。鲁斯丹竭尽全力集中萨珊兵力抵御阿拉伯人,但在636年卡迪西耶之役阵亡,翌年泰西封被胜利的伊斯兰军队占领。伊嗣侯逃向东北高原,各方求援无结果。642年尼哈宛德之役,萨珊军覆没。 伊嗣侯逃至木鹿,木鹿的边防使马霍不愿自己头上再有主子,决定把他拿下。伊嗣侯逃到一个磨坊中被害。时为651年,萨珊朝灭亡。 萨珊帝国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胡斯洛一世死后封建割据局势逐渐形成。四大政区的将军和边防使拥兵自重;在中央政局混乱的情况下,小贵族(底赫干)各自保护自身利益,不再支持中央政权。长期对外战争和内乱消耗了国力,帝国末期王室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而伊斯兰军队所至之处,减轻赋税,反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种种因素促成帝国的崩溃和灭亡。但萨珊朝政制和文化并未随帝国而消逝。它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伊斯兰时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在哈里发统治经历三个世纪之后,伊朗还出现了波斯文学的复兴。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