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百年来关于国家起源史研究的实际和理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日知 参加讨论

大概苏美尔语人是在欧贝德文化时期某一阶段来到南部美索不达米亚的。他们当初也还处于原始状态,同原住民结合混化,共同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进入城市文明。考古学上,这里经历了欧贝德文化时期,乌鲁克文化时期(公元前3500-3100年),乌鲁克Ⅳ和捷姆迭特·耶色文化时期(公元前3100-2900年),然后进入苏美尔早王朝Ⅰ,Ⅱ,Ⅲ(公元前2900-2750年,2750-2600年,2600-2371年)时期。
    当欧贝德文化时期,不论是前苏美尔人,还是苏美尔人,无疑地都已经经历过长期的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过程,这时正在开始所谓城市革命。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欧贝德·乌鲁克交替的时刻和此时之后,是在比较迅速地进展着。据R.M.亚当斯的估计,当公元前4000-3000年间,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村镇城市都在迅速增长。他定了村镇城市大小的标准:村,0.1-6.0公顷;镇,6.1-25公顷;城市(城市中心),50公顷以上。
    又,据亚当斯估计,在南部美索不达米亚,进入乌鲁克和捷姆迭特·耶色时期,居民人口和居地的比较情况如下:                                 
    
    考古学者看出欧贝德文化和苏美尔文化的关系。兰伯·卡洛夫斯基在论及欧贝德文化的意义时,指出:“说欧贝德文化就是苏美尔文化,未免言之过早,但欧贝德文化必定为苏美尔文明的主要发展方向打好基础。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工之发展,人口之增长,接着而来的新的村镇之定居,以及日益加增的集权化现象之不仅出现于各个公社,而且出现于若干公社集团之间,凡此种种,都表明一种新的倾向,即欧贝德文化同早期新石器文化分手了,出现了一种文化成长的累积过程。”“虽则苏美尔文化还不能说就是欧贝德文化的直系后代,但无疑地,所有古代苏美尔的主要城市都从这些欧贝德公社成长出来。”
    从乌尔、乌鲁克、埃利都、欧贝德、尼普尔、基什、攸卡、阿斯马、卡法伊、阿格拉布等等遗址文化层次的发展,都可以看到,由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捷姆迭特·耶色文化,向苏美尔文明发展,是有渊源承续关系的。这就是系统的、具体的历史上城市之起源。
    城市的出现,说明居民的居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村而镇,有所不同;由镇而小城市,由小城市而大城市,变化就更大了。这种变化,不仅在于人口的数量上,而主要在于居民的关系上;不是量变,而是质量。质变,这就是文明和国家的出现。在这时候,苏美尔的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习惯上称这种国家为城市国家。
    这种城市,这种国家是什么样的?R.M.亚当斯说,“每个重要的城市中心,周围有巨大的城堡,保卫城市,以防游牧人袭击以及往往更为可怕的邻国统治者的侵犯。城墙之外则集结着羊栏和灌溉水道,散布着附属的村庄,而最后在沙漠中消失了。在沙漠里只有游牧人住居着,他们是好辩的宫廷诗人惧怕和嘲笑混杂着的对象。”这种城市的范围日益扩大,“到了早王朝的后期,美索不达米亚下游一些重要的首都,其城堡之内占地不下250英亩。乌鲁克城扩大到1,100英亩以上,居民约达50,000人。”根据文献估计,这些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丁壮的成年人主要从事农业,或耕自己的所有地,或耕由神庙分配来的份地,或则成为大地产的依附者。但也有许多人靠农业给养,从事其他工作。如一个神庙的档案纪录中记着90个牧人,80个兵士,100个渔民,125个水手、舵工和划桨手,25个书吏,20或25个手工业者(木匠、冶金匠、陶工、皮革匠、石工、织席编筐者),以及大约250至300个奴隶,这些人也在总数约1,200人的名额之内。但如遇战事,大多数人都要服兵役。
    亚当斯把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国家发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欧贝德时期;第二,乌鲁克时期;第三,原始文字时期;第四,早王朝时期。最后这一阶段,由公元前3000年至约2500年,为独立的城邦全盛时代。
    苏美尔各邦的土地制度,同时主要也涉及社会政治制度,从前据早一辈苏美尔学者的见解,例如,A.代梅尔认为,根据拉格什的经济文献,苏美尔的神庙占有全部土地,绝对控制全国经济,从而苏美尔的政治是全能的或专制的政治,神权政治。但是,五十年代前后的新的研究成果,主要由美国T.雅科布森和苏联I.M.贾可洛夫倡导的观点,推翻了上面那种旧的看法。以拉格什为例,土地一部分属于神庙所有,那是不可买卖的;另一部分则属公社所有,分配给私人,成为私有地,这种土地可以买卖。拉格什和其他苏美尔各邦文献证明,那里很早就有土地买卖的现象。所以苏美尔土地是国有或公有土地与私有土地两者并在,私有土地是由公社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发展来的,公有土地则由神庙土地后来发展为国王所有地。最初,各邦统治者并无权力占夺土地,他一样的要买进土地。这样,苏美尔的土地所有制是典型的古典所有制。与此同时,苏美尔各邦有最早的两院制。执政恩西或国君卢伽尔,凡遇大事,必须与人民会议和贵族会议商量,尤其当发生战争的时刻。而且根据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加》的记载,在早期,人民会议的权力显然更大些。所以,苏美尔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并在,至少在早王朝时期是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