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学功 参加讨论

四、中美之间的较量
    中国政府在危机中采取了极为灵活的政策,不仅成功地粉碎了美国的核讹诈,而且还促使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现有资料表明,美国的核讹诈并未对中国的决策和行动产生任何影响。从决定炮击金门到后来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和让金门留在国民党手中,中国领导人的所有这些决策完全是基于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而做出的,并牢牢掌握着局势发展的主动权。
    对于美国的核威胁,中国领导人有着明确的认识,认为“目前美国空军和海军中都有一些战争狂人叫嚣要对我们进行局部战争,叫嚣要向中国扔原子弹”。对此,中国的态度是,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发动原子弹战争,“我们想也可能以牺牲自己一部分人口的办法换得持久的世界和平。全世界人民都将坚决反对美国,以后它就不敢对谁丢原子弹,而且局部战争将把美国拖住,长期不能脱身”。在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分析,实际上美国政府不敢接受这些战争狂人的计划,它所说的战争边缘政策不过是虚张声势,是吓唬人的,因为任何局部的战争都有发展成为世界战争的可能,而且现在不同于朝鲜战争时期,包括英国、日本等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不会支持美国的行动,所以美国也不想诉诸战争来解决台、澎、金、马问题,它既不能帮助国民党“反攻大陆”,也不可能“协防金马”。(54)毛泽东的判断是:美国人怕打仗,就目前说,很少可能大打起来。(55)美国中情局也认为,中国大陆之所以炮击金门,是基于如下判断:美国在进行军事干涉时将不会使用核武器,而且即便是使用,其规模也将极为有限,却会在政治上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56)
    虽然如此,中国领导人仍强调要做最坏的打算。毛泽东在1958年9月初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准备作战”的问题。他表示:第一,“我们不要打,而且反对打”,“要打就是它们先打,逼着我们不能不打”。第二,“我们不怕打,要打就打”。他指出,“氢弹、原子弹的战争当然是可怕的,是要死人的,因此我们反对打。但是这个决定权不操在我们手中,帝国主义一定要打,那么我们就得准备一切,要打就打”;“是它(美国)一定要打,是它先打,它打原子弹,这个时候,怕,它也打,不怕,它也打。既然是怕也打,不怕也打,二者选哪一个呢?我看,还是横了一条心,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设”。(57)这充分显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气魄。
    中国炮击金门针对的是美国,但在具体行动上做得非常慎重,以避免与美军直接发生冲突。毛泽东在9月底的一次谈话中强调,目前美国在台湾海峡集中了重兵,实力相当强大,不可轻视,需要认真对待,“切不可以鲁莽行事”。(58)日后他这样回顾说:当时金门、马祖局势那么严重,每一个环节都是他和周恩来总理搞的;“美国第七舰队护航,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这样的事不能粗枝大叶,要很准确,很有纪律”。(59)为防止发生意外,中央军委对空军作战行动还做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空军不进入公海作战;国民党空军不到大陆轰炸,解放军空军不轰炸金马,如国民党空军轰炸大陆,解放军空军即轰炸金马,但不轰炸台湾;不主动攻击美军,如果美军侵入中国领空,坚决予以打击。中央军委强调,“台湾海峡的斗争属于中国的内政,由于美国的介入,已成为复杂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60)9月下旬,军委再次指示福建前线部队采取“以炮击为主,海军空军在确实不误击美舰美机和有把握胜利的原则下相机作战”的方针,确保在政治上、军事上处于主动地位。(61)在8月25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指出了这次炮击金门的主要意图。他说:“从这几天的反应看,美国人很怕我们不仅要登陆金门、马祖,而且准备解放台湾。其实我们向金门打了几万发炮弹,是火力侦察。我们不说一定要登陆金门,也不说不登陆。我们相机行事,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因为登陆金门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重大。问题不在于那里有9.5万蒋军,这个好办,而在于美国政府的态度。”他指出,美国同国民党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两个包袱也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国民党军队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62)
    基于此,中共中央军委于9月3日发出指示,指出“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是目前国际阶级斗争中最严重最复杂的焦点之一”;“解放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虽然属于我国内政问题,但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复杂严重的国际斗争,我们不要把这个斗争简单化,而要把它看作是包括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宣传上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问题的全部、彻底解决,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一种持久的斗争,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打算”。指示要求,对台湾、沿海岛屿的斗争可采取如下方案:继续炮击金门,但目前不宜进行登陆作战;炮击封锁金门的活动必须有节奏,打打看看,看看打打,完全保持主动;海军、空军不得进入公海作战;不准主动攻击美军,若其侵入中国领空、领海,必须坚决打击之。(63)
    就在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炮击金门后的形势。会议认为,“美方估计我们准备解放台湾,他们想守住台湾,是否也固守金门、马祖,似乎尚未下决心”,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讲话都含糊其辞;美国人还是怕打仗,不一定敢在金、马同中国较量。会议确定,中国现在的方针并不是马上登陆金门,而是实行毛泽东提出的“绞索政策”,即把台湾当作拉住美国的绞索,进而对美国施加压力,同时决定通过恢复在华沙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以外交斗争配合福建前线的炮击行动。毛泽东指示宣传部门要大张旗鼓地谴责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要求美国军事力量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强调台湾及沿海岛屿是中国领土,炮打金、马是惩罚国民党军队,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不得干涉。(64)为了反对美国的侵略行为,捍卫国家主权,经过多方慎重研究,中国政府于9月4日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65)这一声明一方面是向美国和世界表明捍卫中国领海领空的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试探美国的底牌。
    中国的政策是打、谈结合,以打促谈,争取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中国领导人在9月6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对杜勒斯的讲话做了全面分析,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同时宣布“为了再一次进行维护和平的努力”,准备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66)毛泽东在讲话中说,“我们这一打,打出美国想谈了,它敞开了这张门了。看样子它现在不谈,也是不得下地,它每天紧张,它不晓得我们要怎么样干。那好,就谈吧。跟美国的事,就大局上说还是谈判解决,还是和平解决”。在他看来,杜勒斯的声明“前面很硬,后面就软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67)为使中美会谈能够取得某些成果,毛泽东还指示中国代表团在同美国人的会谈中要多用一种劝说的方法,要多用脑子,谦虚谨慎,说话时不要对美国人使用像板门店谈判那样过分刺激的语言,不要伤害美国民族的感情。他指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民族,应该和好”。(68)这清楚地表明中国领导人愿意通过会谈来缓和紧张的中美关系,并为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