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学功 参加讨论

正如中国领导人所估计的那样,美国决策者虽然表面强硬,但在具体行动上还是采取了较为小心谨慎的态度。艾森豪威尔多次向杜勒斯和军方强调,即使大陆方面向沿海岛屿甚至台湾发起进攻,如要对中国大陆的军事目标采取行动,必须经过他本人的同意。对于核武器的使用,他更是小心翼翼。(69)杜勒斯也不赞成采取新的军事行动,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维持现状,建议逐步结束国民党利用金门对大陆进行的破坏活动,暂停美机对中国的空中间谍活动,暂停对国民党的护航行动。伯克致电美军太平洋司令费尔特,指出“在世界舆论面前,我们应避免任何挑衅行动,或可能产生有挑衅印象的行为,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任何小的冲突或事件“将可能会对即将开始的美国与中共之间的谈判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决策者还特别要求台湾方面慎重行事,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须与美方磋商。(70)对于美国而言,要想摆脱进退两难的窘境,除了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外,并无其他更好的选择。9月11日,艾森豪威尔表示,谈判解决分歧总比诉诸武力好得多,宣布已经指示美国驻波兰大使,立即恢复中美会谈。(71)他向其助理格雷(Gordon Gray)表示,美国之所以不得不帮助国民党军队守住沿海岛屿,是因为这些小岛是“自由世界的象征”,但他希望能够找到“体面的方法”来摆脱沿海岛屿所带来的困境。(72)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恢复,为双方提供了一条了解对手立场、防止危机升级的渠道。
    台湾方面对美国的政策表示不满,要求美国加大军事干涉的力度,在沿海岛屿上部署必要的装备,并向国民党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同时一再向美方强调,这些岛屿的军事价值在于它们处于厦门和福州的对面,可以用来封锁从那里驶出的船只。更重要的是,对于国民党来说,这些岛屿心理上的价值远远超过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国民党领导人在与美方会谈时称,金门守军的士气因为持续的封锁和美国决定恢复同中国大陆的谈判而受到严重影响,强调台湾方面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以武力打破金门封锁的时候已经到了,要求美国同意国民党军队对大陆采取报复行动,摧毁中国大陆上的通讯设施和机场;在实施这一行动时,一开始并不会要求美军直接接入,但希望美国在后勤、协调和防卫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73)对于台湾的种种要求,美国政府态度坚决,认为虽然金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但局势还没有严重到要采取国民党所建议的那些军事行动的地步,因为这样的军事行动将导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可能引发核战争,美国和世界舆论都强烈反对这样做,要求台湾方面不要擅自行事,否则不仅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对。(74)
    鉴于美国的核威慑政策在国内外遭到了一致反对,使得美国不可能在沿海岛屿问题上使用核武器,参联会遂改变原来的强硬态度,向艾森豪威尔建议从金、马撤军。军方领导人主要担心的是,此时美国在中东已经投入了大量部队,包括1.5万人的陆军,3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和第六舰队的大部分,如果再与中国发生冲突,势必会严重影响其在其他地区的作战能力。军方警告说,国民党希望扩大危机,将美国拖入一场与中国的战争,以有利于他们“重返大陆”。(75)艾森豪威尔向杜勒斯表示,参联会现在倾向于认为,沿海岛屿是守不住的,可能对台湾和澎湖的安全也是不必要的;国民党把金门、马祖视为“重返大陆”的踏脚石,这是不现实的。(76)
    为了摆脱政治上、军事上的困境,美国政府开始考虑改变策略,从金门、马祖“脱身”,试图以让出金门、马祖来换取中国同意不对台湾和澎湖使用武力,从而实现其“两个中国”的阴谋。艾森豪威尔表示,他不想在别人所选择的地点作战,如同金门和马祖那样;“就世界舆论而言,我们在那里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指示国防部研究采取何种办法,才能促使国民党军队撤出沿海岛屿。他希望通过向台湾提供登陆艇和驱逐舰的办法,来提高国民党军队的两栖作战能力,同时增加经济援助,试图以此来换取其从沿海岛屿撤走所有军队,并指示国务院和军方一道拟定实施这一揽子交易的具体办法。(77)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Neil McElroy)则向艾森豪威尔表示,他一直在考虑,如果不能劝说蒋介石从沿海岛屿撤军,是否可以由其他人取而代之。(78)9月下旬,杜勒斯、赫脱等相继发表讲话,强调要从沿海岛屿脱身,称如果能实现“停火”,在金、马继续驻留军队“是非常愚蠢的”,并表示美国的政策是灵活的,如果局势改变了,美国的政策会随之改变。艾森豪威尔也在记者会上称,金门、马祖对台湾的安全“并不是极为重要的”。对此,台湾方面深表不满,认为美方的说法“难以置信”,并称杜勒斯的讲话只是美国“单方面的声明”,台湾方面“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蒋介石称,台湾方面将坚守金门和其他沿海岛屿,为此不惜“独立作战”,决不因美国的态度而“瞻顾徘徊”。(79)10月,麦克尔罗伊、杜勒斯接连飞赴台湾,试图迫使国民党方面从金门、马祖撤军。
    美国对沿海岛屿的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意欲以让出金门、马祖为条件,换取中国政府的“停火”和不使用武力,从而达到其“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鉴于此,在10月初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在对局势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后,及时调整了政策,决定采取“打而不登、断而不死”的方针,暂不解决金、马问题,仍将其留在国民党手中,不让美国从沿海岛屿脱身,并将其作为对付美国的一个凭借。(80)据此,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了《关于当前对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指出“早日收复金门、马祖,对解除福建沿海地区的直接威胁,对打开海上交通,发展福建沿海的经济建设,对于鼓舞全国人民和我军的士气,有很大好处”,“对我们是一个巨大胜利”。但是,“把这个胜利和暂时利用金马把敌人套在绞索上,把解放金马和解放台湾统一来解决的长远利益比较起来,则不如把金马暂缓解放仍由蒋军占领似乎较为有利”。指示说,美国正在玩弄有条件撤退金、马的阴谋,企图摆脱其目前所处的进退两难的窘境;它要蒋介石撤退金、马,驻守台湾,以放弃金、马来换取盘踞台湾的合法地位,从而达到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减轻对金门、马祖的军事压力,要求炮兵对金门各岛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大规模的炮击,只做袭扰性的打击。指示同时强调,“为了打破美国的停火阴谋,在必要时,仍可组织像过去那样的大打。临机应变,主动在我”。(81)毛泽东后来谈到此事时说:开始我们想打金门、马祖,后来一看形势,金门、马祖收回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还是留在蒋介石手里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门、马祖?(82)
    10月6日,中国政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即日起暂时停止炮击7天,让国民党军队可以充分、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则继续炮击。(83)13日,中国国防部再次发布命令,对金门炮击再停两星期,以利国民党固守。中旬,由周恩来审定的《中央关于当前对美斗争形势的通知》指出,上述文告和命令“截然划清了国际和国内两类问题的界限,彻底粉碎了美国的停火阴谋,堵住了国际干涉的道路,并且扩大和加深了美蒋矛盾”;这场斗争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纸老虎的本质,检测出它目前还不敢冒大战的危险。通知强调,美国从金门、马祖脱身,“为的是永占台、澎”,便于进行“两个中国”的阴谋,“我们坚持台、澎、金、马必须全面解放,反对美国用金、马换台、澎的阴谋”。(84)
    10月底,中国政府决定逢双日停止对金门炮击的决定,以“利于支持蒋介石抗美”。美国决策者认识到,中国在沿海岛屿的行动主要是基于政治和宣传上的考虑,而非为了军事目的。因此,美国开始从台海地区撤走部分海空力量,台海局势随之渐趋缓和。美国压国民党撤离沿海岛屿以便使大陆与台湾分离固定化的企图遭到破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