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跨世纪的外交热点(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 陈传金 参加讨论

奥匈在巴尔干的扩张也遇到了俄国的对抗,俄国一向是同奥匈争夺巴尔干的强硬对手。在19世纪,正是俄国,而不是奥地利,一共进行了四次反土耳其的战争:1806—1812年,1828—1829年,1853—1856年,1877—1878年,在1914年还有一次,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⑥俄国手里有一张为奥国所没有的王牌,那就是“泛斯拉夫主义”。它历来打着保护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会利益的旗号,支持巴尔干斯拉夫民族反对土耳其统治和奥匈扩张,竭力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积极扶植亲俄势力,以加强它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1908年7月,土耳其发生革命。 奥匈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地区自1878年以来就一直由奥匈管辖,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为避免俄国干预,1908年9月, 奥匈外交大臣艾伦达尔邀请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在布赫劳举行会谈。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一项秘密口头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吞并波黑两地,奥匈则同意黑海海峡对俄国开放。然后,俄国外交大臣从容就道,前往西欧各国寻求支持,因为黑海海峡问题不是奥匈一国就能说了算的,还必须征得欧洲其他大国的同意。不料在他到达巴黎时就听到了奥匈已于10月7 日吞并波黑两地的消息。这样,他就得不到和英法两国进行协商的机会,而当他真的提出黑海海峡的问题时,都被巧妙地回避了。结果,奥地利获得了它在这笔交易中的那份利益,而俄国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俄国大为光火,立即谴责奥匈违反柏林条约的侵略行为,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波黑问题。塞尔维亚更是不满和愤怒,它发出了大量的反奥宣传,并进行了作战准备。对此,奥匈采取了强硬态度,它不但拒绝将波黑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而且发布了军队动员令。
    对于奥匈的侵略行动,德国给予了全力支持。1909年初,德国向奥匈表示,即使不是因为俄国直接进攻奥匈,而是由于俄国干涉奥塞纠纷所引起的冲突,德国也将会履行盟约“穿戴闪闪发光的盔甲”和奥国并肩作战。同年3月, 德国又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式的照会,要求俄国承认奥匈合并波黑两省,并敦促塞尔维亚也给予承认,否则“我们就将退出这场纠纷,让事态自行发展。以后的一切事件就只能由伊兹沃尔斯基先生负责了。”⑦
    面对德奥的压力和威胁,俄国因战争准备不足只得被迫让步。孤立无援的塞尔维亚也被迫屈服,于3月31日发表声明:“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形成的新局面不触及塞尔维亚的权利。”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风波才算平息下来。
    1908—1909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使俄国和德奥之间的关系,以及奥塞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自此以后,俄国进一步向英法靠拢,而奥匈和德国的关系则更加密切,从而加强了已经形成的两大帝国主义体系。只有对奥匈扩张深感恼火的意大利是个例外,它在1909年10月与俄国签订拉科尼季协定,双方约定:在巴尔干进行合作以反对奥匈的扩张。这表明,意大利与同盟国日益疏远而逐渐向协约国靠拢。
    四、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
    东方问题发展到本世纪初已经完全变成了巴尔干问题。巴尔干问题的主要根源也已由巴尔干各国与土耳其帝国的矛盾和冲突,开始转变为巴尔干各国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巴尔干各国与欧洲列强的矛盾和冲突。正是在上述转变过程中, 1912 —1913年又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1—1912年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新败,给巴尔干诸国提供了清算土耳其的有利时机。它们在俄国的策动下组织了巴尔干同盟。同盟的形成首先是从1912年3 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签订的密约开始的,密约规定:保塞两国相互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果缔约一方遭到别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在任何大国企图吞并或侵犯土耳其属下的巴尔干领土、危害了缔约一方的切身利益而引起战争时,双方应以它们的全部武力相互援助。密约还规定了保塞两国瓜分马其顿领土的界限,以及对条约的解释和施行如发生争执“应提交俄国沙皇作最后决定”等。继之而签订的军事专约,又规定了两国在与土耳其作战时具体的军事行动计划。接着,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类似的密约。黑山也分别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达成了共同对土作战的密约。秘密条款规定,由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瓜分阿尔巴尼亚。这样,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四国终于结成了巴尔干同盟。同盟一经组成,便积极准备对土战争。1912年10月,同盟各国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后,同盟军队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打败了土耳其军队。塞军占领了马其顿大部、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新帕扎尔,希军占领了马其顿南部,保军占领了马其顿东部,并向君士坦丁堡迅速推进。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土耳其在巴尔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亚得里亚那堡等几个孤立据点。11月3日,土耳其被迫求和。12月17日,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的和谈会议, 以及英、法、俄、德、奥、意六大国的大使级会议同时在伦敦召开。交战国的谈判完全受六大国操纵。在谈判中,德奥在土耳其背后撑腰,俄法则支持巴尔干同盟。双方争执最激烈的问题是阿尔巴尼亚问题和土耳其在欧洲的边界问题。由于土耳其不愿让出亚得里亚那堡和爱琴海中的岛屿,谈判宣告破裂。1913年2月3日,战事再起,3月巴尔干同盟军队攻陷亚得里亚那堡,土耳其再次被迫求和。5月30日, 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四国签订《伦敦和约》,把从爱琴海滨的埃内兹到黑海岸的米迪亚线以外的所有领土都让给了同盟各国,只保留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沿岸的狭小地区。阿尔巴尼亚“在六大国保证下”获得独立。土耳其在巴尔干长达四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彻底完结。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各国对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并未缓和下来。一方面,列强在巴尔干的争夺更加激烈,其中尤以俄奥两国在塞尔维亚问题上的斗争为最。在战争中壮大了的塞尔维亚对奥匈的侧翼构成了严重威胁,奥匈强烈反对塞尔维亚向亚得里亚海沿岸扩张,而俄国则支持塞尔维亚的扩张,把它作为自己争霸巴尔干的工具和对抗奥匈的前哨。这样一来,奥塞冲突势必引起俄奥冲突,并进而引发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冲突。另方面,在巴尔干同盟各国之间因领土分配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其中尤以保塞两国为甚。对土战争后,土耳其在巴尔干的领土被塞、保、希三国所瓜分,希腊得到了马其顿南部和克里特岛,塞尔维亚得到了马其顿北部和中部,保加利亚所得最多,它占有了马其顿东部和色雷斯,并得到了爱琴海出海口。塞尔维亚因没有得到阿尔巴尼亚北部而痛失亚得里亚海出海口,便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让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也因没有得到阿尔巴尼亚南部而向保加利亚要求补偿。当这些要求遭到拒绝后,6月1日塞希两国就在雅典缔结了反对保加利亚的同盟条约。随后,罗马尼亚因与保加利亚关于南多布罗加的争执,也加入了反保同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