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陈启能 参加讨论

一般说来,不论是建立新的总体史学,还是寻求新的历史综合,目前还都处于探索阶段。历史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历来是史学家追求的理想。而这似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有意义的探索都是值得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西方史学的新探索不仅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应该给予肯定。至于这样的探索究竟结果如何,成绩有多大,可能遭到哪些曲折,或者可能引起什么新的偏差,这些还都有待今后的实践来回答。然而,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只是问题的结局,而往往是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当前西方新史学家们的探索努力。
    如果说对当前西方史学的新探索作结论还为时过早的话,那么这似乎并不妨害我们就西方史学发展的一般趋势作出预测。综前所述,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西方史学愈益重视的是人的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的研究;表现在史学写作上是人文化倾向的加强;表现在方法上是对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等方法的重视;表现在跨学科研究上是与研究人(尤其人的主观世界)的学科结合的增多;表现在题材上是文化、心态等比重的上升,等等。这些变化既不是简单地回复到过去,也不是与过去传统的完全割裂,而是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古列维奇对未来的史学曾经作过预测,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史学发展的一般趋势。他说:“下一世纪的历史科学将首先是一种以心理学和文化学为方向的知识。这个预测是以对史学的最新流派也是最有前途的流派的研究为依据的。毫无疑问,这些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下去,而主要的是,还需要获得应有的理论基础。史学将会变成关于人的科学。”(33)
    注释:
    ①姚蒙:《“历史始终是人类社会在时间中的演进”——法国着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采访记实》,《史学理论》1987年第2期第69页。
    ②勒高夫本人对“新史学”的称呼并不十分满意,参见同上。
    ③参见《“年鉴派”对社会科学的冲击》(The Impact of the“Annales” School on the Social Sciences),《评论》(Review),宾厄姆顿,1987年第1卷第3—4期。
    ④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卡普兰就持这样的观点。参见苏联《历史问题》(Bonpocbl NctopNN)1989年第4期第115—116页。
    ⑤参见拉布、洛特巴格:《新史学: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T.K.Rabb,R·J·Rotbarg,The New History,the 1980's and Beyond),普林斯顿1988年版。
    ⑥《史学和社会科学:转折阶段?》(Histoire et sciences sociales:un tournant critique?)《年鉴》(Annales,E·S·C·)1988年第2期第291—293页。
    ⑦《我们继续探索》(Tentons l'experience),《年鉴》1989年第6期。
    ⑧同上,第1322页。
    ⑨勒高夫《从天到地》(ЖakЛеГофф,Сheбec ha землю),《奥德修斯,1991》(Одиссей,1991),莫斯科1991年版,第25页。奥德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伊塔刻王,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历险故事的。
    ⑩同上。
    (11)参见《“年鉴派”对社会科学的冲击》,《评论》1978年第1卷第3—4期第260页。
    (12)一般说来,二战以后,随着科学观的变化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年鉴派”对史学和自然科学的一致性已不再强调,而是强调史学属于社会科学。这是一般趋势。但并不是说认为史学可等同于自然科学的观点就已完全不存在。另外,对“年鉴派”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重点的改变,即不再强调结构、过程、功能。
    (13)费弗尔:《为史学而战斗》,巴黎1953年版第12页,转引自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香港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
    (14)参见《年鉴》1989年第6期第1337—136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黑体字是原有的。
    (16)参见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又名《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17)布罗代尔:《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5—18世纪)》(F·Braudel,Civilisation matérielle,economie et capitalisme,ⅩⅧ[e-]ⅩⅧ[e]siècles)第2卷,巴黎1978年版,第409页;转引自阿法纳西耶夫:《法国“新史学”今昔》(Ю。Н。Афанасъев,Вчераисегодняфранцузской“новойисторическойнауки”),《历史问题》(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1984年第8期第3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