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2)
导致大迁徙的“吸力因素”则包括殖民地丰富的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众多的发展机会,相对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以及殖民地方面吸引移民的种种优惠政策。 在以上诸吸力因素中,土地的吸引力最大。欧洲当时还处于农业社会,农民占移民的大部分,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是广大无地农民的梦想,新大陆则是他们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天堂。北美殖民地中最早建立的是弗吉尼亚殖民地。该殖民地当局在殖民地建立之初就推出“计口授田制”,免费为每一位来到该殖民地的移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开以土地吸引移民之先河。后各殖民地纷纷借鉴这种做法。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业主威廉·佩恩在他用英、法、德、荷4 种文字印发的小册子《宾夕法尼亚简介》中向移民们作出许诺:凡在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定居的移民,每个成年男子可免费获得50英亩土地,此外还可低价租购土地。每200 英亩土地的租金仅为1先令,每5000英亩土地的售价也不过100英镑。③其他英属殖民地也引进了这个制度。澳洲的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的最初40年中实行无偿授予土地的制度,每个移民可获得不多于1000公顷的土地。被大批流放到澳洲的流犯在刑满后也可在当地获得一定面积的授地。在首任总督菲利普任职时(1788-1792年)便开创了这样的先例:一个名叫詹姆士·鲁斯的刑满获释者在悉尼附近的罗斯希尔地区获得12公顷授地。麦夸里总督(1810-1824年任该职)将这种做法制度化,明确规定了这类人员的授地标准:未婚者12公顷,已婚者20公顷,每个子女加4公顷。④ 殖民地劳动力短缺,为欧洲失业者、收入微薄的劳动者和灾民开辟了较广阔的就业市场。在北美,土地资源丰富,而移民人数相对较少,且当地土著人不愿被奴役,并遭到野蛮屠杀和驱逐。于是殖民地当局十分欢迎移民来美洲定居。北美普通体力劳动者工资收入高于欧洲,其幅度约相差4倍。⑤另一方面,北美物价水平较低,尤其是食品等日用必需品价格低廉,所以移民们能较容易地维持生计和养家糊口。有一个来到纽约的青年男子写信告诉他远在欧洲的母亲“[这里的]粮食很便宜,工作机会很多”。⑥北美殖民地及后来的美国从非洲引入黑奴以补足劳动力的不足,便是这一客观事实的旁证。 同时,殖民地还是移民们寻求政治和宗教自由的理想场所。北美殖民地方面对进入本殖民地的移民并不作政治或宗教方面的限制,以致于政治和宗教派别林立,在宗教方面尤其如此。各教派均无法在北美占据统治地位,比如清教徒只在新英格兰地区占有优势,英国国教徒也只在弗吉尼亚占多数。欧洲每发生较大的政治动荡、宗教斗争,向海外移民便同时掀起高潮。17世纪初的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使众多的德意志人迁徙北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许多王党分子和贵族渡海来到弗吉尼亚等地,成为名门望族,如华盛顿、麦迪逊、门罗总统的先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小册子、书信等为这场大迁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面提到的由宾夕法尼亚业主佩恩印发的小册子《宾夕法尼亚简介》就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最初的3个月中,移民们就认租了3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 ⑦由先期移居海外的移民们寄回的信件以移民们的亲身经历为范例,其作用自不用说。尤其是许多信件中还夹寄汇款,这更是移民在殖民地取得成功的证明。因此,美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移民本身是这场大迁徙的最大推动力量。⑧为数众多的新移民的旅费是由先期抵达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们支付的。报刊则随着印数的增加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时,各种招募移民及船期广告已成为一类日常广告。澳洲各殖民地在这方面受惠不小。比如,1852年7月21日出刊的《阿伯丁杂志》就登载了这一则广告: 班夫--澳洲航迅 班夫港“威特尼斯号”纵帆船品质一流,航行快捷,保持10年A等航海记录,载重量200吨,船体以精铜装璜和加固。本船将于8月2日或在此前后由班夫港直航澳洲墨尔本。关于货物和旅客的运费事宜,请向詹姆士·伍德查询。⑨ 总之,移民汇入大迁徙洪流的动因中,经济因始终占据主要的位置。而且,“移民的动机自始至终都非常相似,它包含着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向往:向往富裕、向往土地、向往变化、向往安定、向往自由以及向往某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