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阎照祥 参加讨论

其三,首相地位的上升。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先后有数十名首相领导内阁。杰出者有沃尔波尔、小皮特、皮尔、迪斯累里、格莱斯顿和劳合·乔治等。比较而言,在1832年前,因王权相对强大,历届首相在宪法意义上都被视作“同辈阁员中的首领”和国王在行政方面的首席代表。1832年以后,首相权力迅速膨胀。突出事例是罗伯特·皮尔在缺少王室支持的情况下,于1841年率领保守党竞选胜利并上台组阁。在内阁中,他不再像以往首相那样充当国王的“总管”,而是居高临下,全面控制政府所属各部。在重大问题上,他要求各部主管大臣首先向他报告工作,严禁其他阁员“越级妄为”,直接向女王禀报。为此,皮尔赢得了“第一位新型政治领袖”和“第一位现代意义的首相”⑧的称号。
    自由党第二代领导人威廉·格莱斯顿在权力行使方面又比皮尔进了一步。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毫不掩饰自己党魁身份的政治家,4次出任首相。1868-1892 年间自由党所倡导的重大政策,大多是在他亲自主持下形成法令并贯彻执行的。
    迪斯累里和格莱斯顿等人去世后,新一代首相显得更加专断。1916年,劳合·乔治开始领导战时联合政府时,当即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战争指导委员会”,使主要阁员摆脱部务,全力参与有关战争的事务;首相权力亦达空前程度。就首相与内阁大臣之间的关系来看,过去各部对内阁集体负责的制度已变成对首相一人负责,首相有权打破旧制在议会之外物色大臣。除“战争指导委员会”5位要员外, 其他阁员的地位模棱两可,只有当他们各自所主管的部务被列入讨论日程时,方可应召参加内阁会议。在军事问题上,文官出身的劳合·乔治也要独揽大权。他就任首相不久,就不顾总司令海格和总参谋长罗伯逊的反对,坚持实行其“东线战略”。1917年,他指令海军部实行护航制,紧要关头挫败了德国的潜艇战,并要求美国出兵援助协约国。翌年,他不与军界要员相商,同意法国元帅福煦任协约国联军统帅,对海格的增援要求置之不理,使英军受到重创。他在不通知外交部的情况下,多次接见外国大使或令其秘书经管外交事务,使外交大臣降到了副大臣的地位。劳合·乔治的许多做法在英国史上未见先例,其权力即使与当时的美国总统相比,也不逊色,因此时人称他为“总统式首相”⑨。
    劳合·乔治作为首相,在英国内阁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行动,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未同内阁商议就自行要求乔治五世解散议会进行新的大选。而在此以前,首相总要事先征得内阁全体成员的同意,以显示集体负责精神,否则会遭到指责。1841年墨尔本勋爵欲解散议会进行新选举,因多数阁员反对而作罢。1868年迪斯累里采取相同行动之前,只通知主要阁员而未正式召开内阁全体会议,众大臣气愤之下,批评首相独断专行。可是,半个世纪后当劳合·乔治重演故技时,不仅自由党人认为他的行动是合乎宪法的,就连保守党领袖巴尔福也慨然支持:“无论如何,我认为解散议会的职权一定要由首相行使”⑩。自1918年以后,所有的内阁首相都是独立行使向国王建议重建议会的特权的。一种新的政治惯例就这样形成了。
    实变则名更。首相地位显著提高后,他作为执政党党魁就不再被看作“同辈阁员之首”了;1905年12月,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正式被授予“首相”的称号(11),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从关系。而在此以前,历任首相多是以财政大臣、外交大臣或掌玺大臣的名义行使政府最高行政权的,其政治地位一向不够明确。
    诸多事实证明,在近代晚期,英国内阁不仅是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或中央行政范围内的最高决策机关,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
    
    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迅速扩张,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它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两党制度很快形成。两大新型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定了下来,其竞争机制也空前加强。在议会内,它们竞相发展督导员制度,严格管束本党议员。分组投票时,各个议员不能就事论事地考虑某议案的优缺点,而是要牢记他那一票对于本党获取或维持执政地位的作用。这意味着内阁对政府政策集体负责的观念已扩及到所有议员。在议会外,两党除在伦敦建立政治俱乐部外,又鼓励各地选民建立了选区协会和选民登记社。19世纪60和80年代,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选民增加数倍。为争取新选民,两党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政党组织迅速系统化、现代化。在议会里,督导员系统充分发展,使之成为本党领袖的参谋部、情报部、最高顾问处和院内工作管理机构。议会外组织共有4类:(1)中央总部,任务是指导各地党人开展组织与宣传工作;(2)代表制地方党团, 职责是联络党人和经办当地议员竞选;(3)全国性机构,分别由两党地方协会及类似团体定期选出, 定时集会以贯彻本党政纲;(4)附属组织,如政治俱乐部、妇女协会等。短短数十年, 两大政党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组织系统,其结构均呈现金字塔形:顶端是党魁,党魁直接控制本党督导员、议员、中央总部和全国性机构,并通过它们间接操纵着本党的基层团体和附属组织。
    随着两党全国性组织系统的出现,自由党和保守党的对立扩展到全国各地,政党意识和党派联系波及城乡千家万户。犹如歌剧《劳伦斯》中的一段广为流传的歌词描绘的那样:
    我时常觉得可笑滑稽,
    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
    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
    活生生的男孩或女婴,
    要么是个小自由党人,
    要么是个“小托利”!(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