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有422人申请者参加了重新安置计划,加上附属人口共868人。1957年该计划达到高峰,在这一年参加该计划的印第安人达到2882名(加上附属人口共5728人)。在此期间,每年申请参加计划的人数在1600人(加上附属人口共3400人)到2600人(加上附属人口共5600人),平均每年大约为1800人(加上附属人口为4000人)。近年来,该计划的重点由在城市中安置印第安人转变为更重视在保留地就地提供职业培训和安置,以及重视在保留地创造就业机会。 在城市地区重新安置印第安人的联邦政策是否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联邦的计划和资金支持,很难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会不会有这么多的印第安人离开保留地。但是事实上,在向城市的移居中,没有享受联邦资助的印第安人比享受资助的印第安人多一倍。移居的基本原因一般是由于保留地缺乏就业机会而城市中存在就业机会。在这一方面,联邦的就业和重新安置计划为保留地贫困的印第安人提供了开始新生活的转机。 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印第安人口有了显着的增加,印第安人的城市化进程更是有了飞速发展。由于印第安人大都被重新安置在密西西比河西部,所以城市中的印第安人也都集中在密西西比河西部,这些城市是:洛杉矶(4.8万人),明尼阿波利斯(1.6万人),塔尔萨(1.37万人),俄克拉何马城(1.04万人), 安克雷奇(8900人),阿尔伯克基(7300人),西雅图(6300人)和圣迭戈(5100人)。在纽约市也有印第安人社区(138万人),住在芝加哥的印第安人为6100人。 与今天美国人口的发展模式一样,印第安人口也经历了从农村居民占多数转变为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发展过程。如下表: 美国印第安人年代总人口(人) 城市人口(%)农村人口(%) 1940 333969 892 1950 343410 16 84 1960 523591 28 72 1970 763594 45 55 1980 1418195 70 30 人口统计署把居民在2500人以上的地方定为城市地区(原文如此,“2500人”疑为“2.5万人”之误——编者),上表就是按此标准计算的。但是,这样计算出的城市印第安人在印第安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仍是不准确的。城镇和城市中的印第安居民与有过城市生活经历的印第安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最实际的估计是大约75%的城镇印第安居民是他们所在社区的常住居民,④其余的25%为了寻找就业和更好的经济机会而在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保留地之间流动,构成了一个流动的亚群体。 许多印第安人为寻找工作和更好的生活来到城市,但是他们发现城市中的生活费用很高,寻找和保住工作也很难,因而感到沮丧和失望,于是很快又离开了城市。那些在城市里能找到并保住工作的印第安人,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说比他们那些没有迁入城市的同伴要生活得好些,但不如大多数白人生活得好。 土着美国人的中等人均收入(美元)1970年 1980年 城市居民 非城市居民城市居民非城市居民 男性(16岁以上)4200 167593206660 女性(16岁以上)999360 47443609 上表反映了城市和非城市印第安居民的中等水平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不管在哪里居住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收入都有了增长,但城市中的印第安人的平均收入远远超过了非城镇居民的印第安人。这些数字说明,和留在保留地相比,迁往城镇居住确实在经济上带来了好处。 对人均收入数字进行比较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简单比较的问题在于其统计范围只包括当时有收入的人,因此排除了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例如据报道,1970年只有64%的女性白人有收入。而且,关于收入来源的类型,例如零工收入、全日工收入、季节工收入或只有社会保障收入等,也没有区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