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新建设》,1958年9月号,第15页。 ②参见何桂春:《明清在华耶稣会士研究述评》,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5期。 ③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④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1990年上海书店影印版,第169页。 ⑤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名录》(J. Dehergne: Répertoire des Jésuites de Chine),巴黎,罗马1973年版,第329页。 ⑥卫青心(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上卷,第4页。 ⑦比诺:《中国与法兰西哲学精神之形成》(Pinot: La Chine et la formation de l'esprit philosophique en France),巴黎1932年版,第1卷,第40页。 ⑧博西埃尔:《安多平施》(Yves de Thomas de Bossiere:Un Belge mandarin à la Cour de Chine aux 17e et 18e siècles),巴黎1977年版,第38-3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页。 ⑩白晋(赵晨译):《康熙皇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11)黄伯禄:《正教奉褒》,第110页。 (12)托马:《北京传教史》(A·Thomas:Histoire de la Mission de Pékin),巴黎1923年版,第1卷,第311页。 (13)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华书局1970年影印版,下卷,第59页。 (14)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一瞥》(Paul Demiéville:Apercu historique des études sinologiques en Franee)。 (15)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