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文学而论,但丁、彼得拉克及薄伽丘的文学作品对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著作的影响尤为巨大。其中对法兰西的那瓦尔·玛格丽特王后、“七星诗社”诗人,蒙坦涅、莫吉利的莎士比亚、斯宾塞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人的创作的影响更是深刻。由于构成意大利文艺复兴新文化渊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明显者有四,其一是属于希腊——罗马——基督教的传统,所包括范围极其广泛、丰富,其结构带有官方统治和权威性的特色;其二是包含着东罗马的多元文化;其三是直接与间接接受阿拉伯——东方的混合形成文化因素;其四是包含俗语方言的传统,反映出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塔斯坎尼城市社会特有的气质和准则,具有了意大利民族的特色。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继承并批判性接受之,这些为其他各国的人文主义者所模仿或吸收之。 再就哲学思想而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给封建天主教及其神学思想体系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如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罗{K5D402.JPG}素。瓦拉在其代表作之一《论快乐》中,通过了复兴伊壁鸠鲁的道德学说向宗教禁欲主义开火,有力地扩大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尔后,沿着瓦拉的足迹,皮科、彭波那齐、特莱肖、康帕内拉、布鲁诺等等人文主义的理论家,冒着异端裁判所的火焰向天主教会及其神学思想体系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大力宣传了哥白尼学说和其他成果,有的还大胆地突破了反宗教信仰本身的时代局限,运用泛神论震撼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大厦,冲垮了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围堤。同时,瓦拉所写的成名作品《论伪造的“君士坦丁大帝的赠礼”》不但揭露了教会千年前伪造历史文献而使教权受到致命的打击,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德国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发展宗教改革运动。 综上所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通过学术和艺术上的百花齐放,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为打碎封建统治精神枷锁的意愿,崭露出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黎明曙光。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是有自身的特色,是欧洲其他国家所不可能达到的,而从上文的剖析中,可见所产生的特点并非偶然的历史现象了。 注释: ①C·M·奇波拉:《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的社会与经济》(1000—1700年)1983年英文版,第265—264;210页。 ②T·P·威廉斯:《世界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③N·J·G·彭斯:《欧洲中世纪经济史》1974年英文版,第412页。 ④⑤⑥⑦J·R·哈伊:《佛罗伦萨与美第奇家族》1983年英文版,第12—13;33;12—13页。 ⑧拙作:《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摇篮地的原因》《中学历史教学》1980年2期。 ⑨⑩(11)(24)(30)(32)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9;80脚注4;77;372脚注1;199;200;356—358;183;183页。 (12)G·F·杨格:《美第奇家族》1983年英文版,第33页。 (13)但丁:《神曲·地狱篇》第24歌第170页。 (14)拙译:《彼得拉克“攀登朋托克山的顶峰”》《世界中世纪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70—480页。 (15)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196页。 (1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一,1978年英文版,第16;346;15——16页。 (17)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8页。 (18)(19)(20)(21)(22)(23)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1925年版,第300;85;307;264;314;134页。 (26)《马恩选集》第一卷1972年版,第249页。 (27)《剑桥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380——381页。 (28)转引自拉扎列夫:《列奥纳多·达芬奇》朝花美术出版社,1956年版,第51页。 (29)(34)《马恩选集》卷三,1972年版,第445页;445页。 (31)拙译:《彼得拉克亲自抄录西塞禄的作品》《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通讯》总第三期第36页。 (33)W·汤普逊:《中世纪的图书馆》1939年英文版第189页脚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