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尾崎秀实及其历史地位(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史研究动态》 赵连泰 参加讨论

尾崎的东亚新秩序社会构想,就当时的国际状况而言,既存在有为日本及东亚各民族争取自主解放的现实意义,又不能不指出其具有“乌托邦”的色彩。这如果与尾崎的思想方法特点相对照,不难看出其必然会出现矛盾的。尾崎自称其“并非是单纯的国际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同时,必须指出,此种在民族独立、统一的基础上,进而形成各民族联合的共同体,此种民族主义,同法西斯主义的国粹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是毫无共同之处的。(41)尾崎认为,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似乎存在矛盾,“但两者并不矛盾”。(42)
    1940—1941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日本发动外交攻势,相继缔结《日德意防共协定》、《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在日美继续会谈中苏德战争爆发,在日本需对“南进”或“北进”做最后抉择之际,尾崎提出了“进攻苏联无用论”、“西伯利亚倾斜论”主张,其根据是:其一,日本即使占有并非独立的西伯利亚,也要归属苏联政权统治;其二,该地并无日本所需之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只能谋求从南方解决;其三,若将来苏联崩溃,可不必动用武力即可取得该远东地区。(43)显然,这是出自维护苏联免于腹背受敌的利害关系而提出的,从其对日本政府确定“北进无益”、“南进有利”(44)战略方针的影响来看,具有一定的策略性质,尽管在这点上,同天皇制政府的“南进论”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却不能说尾崎是帝国主义膨胀主义者。纵观尾崎的所有政治见解,无论是对中国革命的展望,东亚民族共同体与东亚新秩序社会构想,乃至西伯利亚倾斜论等主张,均属其为使日本不陷入侵略战争深渊,摆脱败局厄运,进而,使日本的无产阶级能与苏联和中国的无产阶级联合;最后,解放并联合东亚各被压迫民族,促进世界革命胜利的这一反战和平思想的延续和发展。(45)
    1930—1932年,尾崎在中国上海期间,与左尔格合作,为其提供有关中国内情(南京政府的军事力量、内政、社会政策、工农业与工人农民状况、治外法权与租界、外交政策),列强在华军事力量,美、英、日对南京政府及各派系政策等情报,(45)对其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所进行的情报活动,应予以肯定。1934—1941年,尾崎对左尔格要求其在日本国内协助其情报活动,经过一度踌躇之后,承诺可继续无条件地合作为其提供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他一般形势的情报。(47)试分析其思想基础,首先,“采取向共产国际或苏联政府通报,在世界上最有力量进攻苏联的日本内情的对策,如今在日共陷于无能为力、几乎不存在的状态下,做为日本的一个共产主义者,从事此项困难的工作,乃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最重要使命”;(48)其次,为了防止日本法西斯扩大对外侵略战争,协助左尔格打击法西斯、制止战争,为唯一可行之路;再次,国内广大群众不能有效地开展反战运动;最后,则是对左尔格的政治立场与信仰及其高尚品格的信赖和敬服。正因如此,尾崎与一般谍报人员不同,完全出于坚定的政治信仰与崇高的政治理想,不追求财物而分文不取,这属罕见之壮举,令人为之赞叹不已。“左尔格并不是为了金钱而出卖国家机密,假如祖国是指军国主义的日本而言,不言而喻,应说尾崎是出卖了祖国;反之若指占压倒多数的劳苦大众的日本而言,则尾崎不但绝对没有出卖祖国,勿宁说他是为了拯救祖国而献身的”。(49)尾崎自称:“同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和里希阿尔·左尔格邂逅结识,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他们都是忠于其政治信仰,具有坚定事业心的能人。假如他们存有丝毫私心,或企图使我为其所用,我会加以抵制并与之分道扬镳的。尤其是左尔格为人亲切而重情谊,直至最后亦未变节,因此,我是对其寄予完全的信赖而与之合作的。”(50)左尔格则认为:“尾崎是我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也是提供可靠情报的人物,我对他寄予极大的期望。”(51)
    1942年,当日本司法省公布“国际谍报团事件”后,国内谴责尾崎为出卖祖国的“非国民”、“卖国贼”呼声,一时甚嚣尘上。这在当时处于天皇制法西斯专制统治形势下,出现如此舆论导向是并不足为奇的。对此,苏联当局一直保持缄默,自然也不可能做出任何反应。
    战后初期,日本在美国军事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的民主化改革,相继废除治安维持法等反动法令,释放政治犯,军国主义法西斯体制瓦解。1945年冬,在尾崎牺牲一周年之际,《朝日新闻》、《读卖报知》等报刊,发表纪念左尔格—尾崎事件的文章,各界人士集会举行纪念讲演会,犬养健声泪俱下发表演讲,缅怀尾崎的革命业绩。牛场友彦表示:“如果现今尾崎仍健在,一定会为日本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风见章对尾崎的牺牲,深表无限婉惜之意,西园寺公一则慷慨解囊,资助修建灵园。(52)1946年9月,由好友松木慎一主持,将尾崎243封狱中书简加以选编,出版《爱情如繁星》一书,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此时,虽尚不了解左尔格—尾崎事件的详情,但“卖国贼”的咒骂声,则已销声匿迹,一般认为,尾崎所从事的谍报活动,乃是挽救日本民族危难的正义之举,最后却成了军国主义的不幸牺牲者,强调其做为人道主义者的侧面。在《维罗必报告》与《现代史资料·左尔格事件》(53)问世之后,有关事件的内幕始真相大白。并非日本特高警察与德国纳粹为了反共反苏宣传之所虚构,实起因于伊藤律的告密,(54)而使左尔格谍报组织遭受破坏的。
    在尾崎向法庭上诉期间,面临生死关头,在其抱有希望写下内心感怀的心态之下,先后所提出的两次《申述书》,究竟是他吐露内心真情的“自白”,抑或是斗争策略上的“伪装转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申述书》中主要涉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阶级斗争学说,与历史事实相背”;“大东亚战争最后可以取胜”;“悠久的日本天皇制国体”等。(55)“转向说”认为:“其为人诚实,感人肺腑。但其思想上的分裂,令人为之慨叹,有时其理智与感情失去平衡而颠倒,导致其悲剧性向深层发展。”并对神山茂夫的“伪装转向=非转向”提出疑问,在其最后的手记《白云录》尚未公诸于世时,恐难以澄清并得出最后结论。(56)尾崎“终始是做为一个自由的共产主义者”评论家、记者,从事文笔活动,以及协助近卫内阁的翼賛政治,从未参加任何党派组织。(57)对尾崎本人不宜以非此即彼的简单公式化,而应全面具体地分析其一言一行加以评论,何况在其世界观的形成变化中,接受过各种思潮的影响,不可能是完人。尾崎自称:“不言而喻,对我而言,思想、主义信仰,乃是生命悠关的问题。这犹如女性的贞操,死而复活,要从根本上改变是非常困难的。”(58)由此可见,为了迎合当局的意向、伪装转向而违心地书写《申述书》,在策略上迷惑敌人,保存革命力量以利再战,尽管其间不免存在有失误之处,但仍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令人深感遗憾的倒是,当时日本的司法制度不合理,据竹内金太郎律师称:“战前,实行予审制度时期,存在严重的官宪主义。凡属予审所判决之事项,再公审时十分之九九不能加以改变,予审几等于公审。战后,鉴于此种弊端已废除予审制度。尾崎案件正处于予审制全盛,军阀专横擅权时期……尾崎在狱中对我所言,‘如今,大势已去,万念俱灰,以达观识大局,顺应予审官之意图,虽非本意而不得不写手记’,亦不无道理。”(59)
    1964年9月4日,苏联《真理报》初次发表W·马耶斯基的《里希阿尔·左尔格同志》一文,提出:“里希阿尔·左尔格同志,是真正的英雄。是为社会主义和伟大的和平事业建有功绩的勇敢的反法西斯斗士。”同年11月5日,正式恢复名誉,(60)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其他成员亦分别受到相应的表彰。与此相比,尾崎秀实关心日本国家的命运,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为亚洲人民的自主解放,反对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而投身现实的政治斗争旋涡,并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对这位无私奉献于世界革命事业的伟大反法西斯和平战士,应给予公正的评价,肯定其历史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