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应该看到,在私有制经济条件下,英国的市政建设长期处于自发状态。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才有所改进。有些问题,例如失业、吸毒和犯罪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这个国家的当政者。 纵观英国城市化史,似可发现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英国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在工业革命前夕的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1851年上升到50.2%,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城市化。与欧洲实现工业化较早的德国和法国比较起来,英国城市化率是最高的。当人均国民收入在900美元时(1970年币值),大不列颠的城市化率在1870年时已达到了65.2%,德国56.1%(1900年),法国44.2%(1910年)(32)。这是由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决定的。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在国际工业品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入城市、至19世纪中叶,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已基本消失了。 第二,在城市化过程中,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这类城市在工业革命时期发展速度最快。特别是一大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棉纺织工业的带动下,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许多制造业和矿业城市蓬勃兴起,但这类城市多集中在英格兰西北部、米德兰西部、威尔士南部地区。相比之下,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某些郡的行政中心和地方城镇因未能及时赶上工业化的步伐,发展相对缓慢。各类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当突出。 第三,城市网络形成较早。英国国土面积不大,地理差别比较小,加上河流和运河纵横,水运方便,公路和铁路密如蜘蛛网,把全国大中小各类城市联结起来,形成了相互紧密联系的城市系统,这种情况有利于城市专业化经济的发展。 第四,矿泉和海滨旅游城市多,发展速度快。 英国是一个岛国, 海岸线长达11450公里,从内地到海滨的距离近,旅行方便。内地的矿泉多, 有发展旅游城市的良好条件。由于英国在19世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殖民帝国、世界金融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剥削者和掠夺者,统治阶级十分富有,中等阶级的队伍也很庞大。因此,他们在文化娱乐和物质享受方面追求高,这成了促进矿泉城市和海滨胜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化是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的历史过程,现在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英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注释: ①达比主编《新编1600年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H·C·Darby, ed., A New Historical Geograpphy of England bedfore 1600),剑桥1976年版,第293页。 ②迪恩和科尔:《英国的经济增长,1688-1959年》(P·Deane and W·A·Cole, 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688-1959),剑桥1967年版,第7页。 ③里格利:《人民、城市和财富:对传统社会的改造》(E·A·Wrigley, People, Cities and Wealth: The Transforma tion of tranditional Society,牛津1987年版,第170-174页。 ④弗拉德、麦克洛斯基主编《1700年以来的英国经济史》(R·Floud and D·Meclosky, eds.,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第1卷,剑桥1981年版,第70-71、19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