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⑤⑦⑧[苏]《近现代史》,1989年第1期,第4~5、8、13-14、12-13页。 ②④[南]《历史杂志》,1973年第1期,第61、62页。 ③参见:韦利米·台尔吉奇:《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的崩溃》,第1卷,贝尔格莱德1983年版,第641页。 ⑥《铁托·约瑟普·布罗兹文集》,第6卷,贝尔格莱德1979年版,第186页。 ⑨B·季海尔:《新旧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1945年版,第85~86页。 ⑩1941年8月,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承认苏南条约继续有效。见: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研究所:《东南欧社会、政治和文化史诸问题》(论文集),莫斯科1984年版,第238页。 (11)(18)杜尚·普列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南斯拉夫国际关系》,贝尔格莱德1962年版,第33、176页。 (12)布朗科·拉塔斯、米洛万·吉莱布季奇:《德拉查·米哈依诺维奇的切特尼克运动(1941-1945)》,贝尔格莱德1979年版,第110页;K·巴斯塔伊奇、T·丘巴利奇:《争取自由斗争的南斯拉夫人民》,萨格勒布1959年版,第339~340页。 (13)《南斯拉夫民族人民解放战争文件资料汇编》,第1卷,贝尔格莱德1949年版,第16、18~21、22~25页;同前书,第2卷,贝尔格莱德,1949年版,第21、59-60页;《南斯拉夫共产党历史档案》,第1卷第1册,贝尔格莱德1949年版,第16~18页。 (14)布朗科·佩特拉诺维奇、莫姆契洛·泽切维奇:《南斯拉夫文件汇编(1918-1984)》,贝尔格莱德1985年版,第419页。 (15)《铁托·约瑟普·布罗兹文集》,第14卷,贝尔格莱德1982年版,第298页;《苏联和中欧东南欧各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1941-1945年)》,莫斯科1978年版,第110~111页。 (16)正是出于这种担心,苏联一度曾希望南斯拉夫游击队在战时不要致力于建立革命政权。据南历史学家所述,斯大林曾致电铁托,建议不要建立任何新政府,而只要扩大人民解放阵线即可,国家最终制度问题留待以后法西斯国家败局已定时再去解决。见:约万·马尔亚诺维奇、佩罗·莫拉查:《我们的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简史(1941-1945)》,贝尔格莱德1958年版,第171、117页。 (17)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研究所:《东南欧社会、政治和文化史诸问题》(论文集),第246页;弗拉多·斯特鲁加尔:《1941-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战争和革命》,贝尔格莱德1962年版,第32页;[南]《军事历史杂志》,1970年第2期,第95、101页。(19)S·克利索尔德:《南斯拉夫和苏联(1939-1973)》(文件概览),伦敦1975年版,第137页。 (20)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斯拉夫学和巴尔干研究所:《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1944-1949年友好合作关系之形成》,莫斯科1985年版,第127页。 (21)《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410页。 (22)《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对外政策》(文件资料集),第1卷,莫斯科1946年版,第435~436页。 (23)H·菲斯,《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他们进行的战争和寻求的和平》,普林斯顿1957年版,第332页。 (24)参见:《争取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斗争中的苏联武装力量》,莫斯科1960年版,第52页;弗拉多·斯特鲁加尔:《南斯拉夫(1941-1945)》,贝尔格莱德1978年版,第210页。 (25)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等编:《第二世界大战史(1939-1945)》,第12卷,莫斯科1982年版,第255页。 (26)[苏]《历史问题》,1965年第9期,第29页。 (27)《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对外政策》(文件资料集),第2卷,莫斯科1946年版,第35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