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欧观念变革与现代化(2)
首先,提倡人性的伟大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中世纪,人性被湮灭在神性中,由于忽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社会缺乏生气、发展缓慢。只有承认并肯定人的欲望,资本主义才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各种形式赞扬人性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世俗价值,倡导人的尊严,主张追求尘世乐趣。承认并重视人与人性,可谓是该时期观念变革的突破口与内在核心。 其次,强调自由意志,崇尚政治自由。中世纪,人是封建人权与教权双重淫威下的奴仆,缺乏甚至没有个性自由与政治自由。人文主义强调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大赠礼和最大杰作,进而在政治上反对压抑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的封建主义,赞颂共和制度和民主能够开启智慧、发挥潜能,为日后政治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再次,反对愚昧,提倡理性。中世纪,封建神学主宰一切,教会宣扬人的愚昧无知便是德性,致使大多数人思维麻木、观念愚昧。人文主义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尤其是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与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的发表,在人与天地关系的根本问题上,与封建神学观念展开了正面论争。以是年为标志诞生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首先是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对西欧观念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⑤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终于使人看到了理性的力量,使封建神学观念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威胁。 综上所述,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意志,提倡智慧与理性,亦即一切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丰富内涵,也是崭新的思想观念。诚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性”、“理性”、“自由”等观念是抽象的、超阶级的,但我以为,唯其如此,才能唤起和集结各阶层的力量,锋芒直指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才能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从而成为西方近现代思想观念的基石。至于“文艺复兴只是少数人的文化”,⑥笔者不以为然。文艺复兴所以能够永载史册,很大程度是因为她的世俗性与大众性。人文主义者编写通俗的小册子向社会各界宣传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用戏剧、雕刻、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与自然美;办各级各类学校,讲授非基督教的古典学问,以新型的教学方式传授时代精神;以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反对中世纪的愚昧神学。在人文主义者的宣传鼓动下,加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的因素愈益得到切实重视,从而初步实现了从神文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观念转换。 文艺复兴的完成,人性的找回和复归,使人们重新成为创造自己文化的主体,人类精神活动转到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即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进行思考。由于这种观念变革的介入,促使15世纪以后西欧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变革逐步深化,西欧社会的三大结构开始呈现出朝同一方向演进的态势,现代化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宗教改革:宗教生活世俗化与世俗生活宗教化 文艺复兴的余波未尽,16~17世纪的欧洲又掀起了观念变革的高潮--宗教改革。 宗教历来是人们无法抛弃或不可忽视的精神与社会力量。基督教作为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牢固地桎梏着普通百姓的精神,压抑他们的潜能。然而,随着中世纪后期社会变革的日益加剧,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人们的心理出现失衡,普遍存在焦虑与恐惧,从而在心灵深处又有对宗教信仰的渴望与狂热。从观念变革的角度,顺应时代发展的宗教改革势必要冲击封建神学观念,同时又要利用传统宗教对社会心理所造成的定势,注入一种新的价值观,把原本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冲突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转换成一种积极的资本主义精神。因而这种背景下的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宗教领域反击神文主义,弘扬人性。难怪西方史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俏皮话:“伊拉斯莫生蛋,马丁·路德孵小鸡。” 宗教改革以德国路德的“因信称义”学说为先导。该学说以为: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使灵魂得救,每个人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不必教会或教士做中介。这是在观念上对教会主宰一切、控制精神生活的反抗。一心寻求获救的信徒们摆脱了外在束缚,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免罪。宗教中的人自由了,人的获救靠自己,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靠自己。每个人只要努力完成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就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人们的观念解放了,不只围着天堂、来世转,宗教生活有了世俗意义。“因信称义”迎合了广大信徒的需要,获得普遍认同,因而很快风靡西欧。 “因信称义”使宗教生活世俗化,从而动摇了基督教(天主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神圣地位。而改革中出现的“天职观”又使世俗生活宗教化、神圣化。“天职”即上帝之召唤。新教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以世俗职业,人人在自己的职业中为上帝和邻人服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尽天职”中得以实现。路德等使用“天职”一词,原本是希望世俗职业与“上帝的意志”相联系,却未曾料想它会对西欧观念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天职观”使近代平等观植根于宗教领域。信徒平等,是早期基督教的社会准则,自它被尊为国教有了与封建等级制相对应的教阶制后,上帝面前信徒不再平等而有了贵贱之分。“天职观”认为,每个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天职是因为上帝赋予人们以不同的天赋。“在上帝看来,每一种正当职业都具有完全等同的价值。”⑦“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对封建政权教权等级观的反动。启蒙运动时期,这一观念又演变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与“自由”相结合,成为资产阶级精神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