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大农业”体制新论(8)
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曾形象地描述了英国工业对海外的依赖程度。他说,由于英国工业缺乏国内农业的有力支持,它不得不向海外“寻找”资源:“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丹麦的乳制品、帝国领地和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还有南部非洲的铜,等等(57)。由此可见,如果离开了对海外的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英国的工业就不能在18世纪中叶以后的一百多年内获得飞速的发展,也不可能在近代工业发展史上赢得“世界工厂”的称号。 事实正是如此。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新型的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强盛起来以后,特别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地逐渐丧失,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因而工业危机也接踵而至。1880年,英国的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1913年降到了1/6;1870年,工业生产在世界所占的份额为32%,1913年降到14%,到1930年,又降到9%。同一时期,美国所占份额则分别从23%上升到38%,又升到42%(58)。素有“世界工厂”称号的大英帝国,终于从它的顶峰上跌落下来,被世界新兴的工业国家远远抛在了后面。 农业经营体制的选择,是近现代世界各国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世界范围来说,凡是工业发展较快、较平稳的国家,其农业的发展也多半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选择了农民家庭经营体制。如果深层次地探讨近代英国由盛到衰的历史,那么从它实行“大农业”体制入手,也许会得出若干新的启示。 注释: ①参见克拉潘《简明不列颠经济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页;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第2编,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②参见林比《900-1500年中世纪的农业》,《欧洲经济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③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第327-328页。 ④克拉潘:《简明大不列颠经济史》,第154页。 ⑤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⑥参见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第1编第3章,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⑦参见德·马达莱娜《1500-1750年的欧洲农村》,《欧洲经济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⑧关于“农业革命”的含义,经济史家有不同解释:一种认为主要是指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土地关系的变革;另一种认为它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两个方面;最近欧美部分学者认为,农业革命是指农业的综合发展或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增长阶段(参见贝罗奇《欧洲经济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⑨参见卡梅龙《世界经济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牛津1989年版,第90页。 ⑩参见贝罗奇《1700-1913年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欧洲经济史》第3卷。 (11)参见卡梅龙《世界经济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第165页。 (12)参见特纳《18世纪英格兰的农业生产率》,《经济评论》第2辑第35卷(1982年),第504页。 (13)参见德·马达莱娜《1500-1750年的欧洲乡村》,《欧洲经济史》第2卷。 (14)参见贝罗奇《1700-1913年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欧洲经济史》第3卷。 (15)参见卡梅龙《世界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第167页。 (16)参见迪恩《第一次工业革命》,剑桥1981年版,第9页。 (17)参见亚瑟·扬《农场主的工人雇佣和农场管理指南》,转引自杨杰《英国农业革命与家庭农场的崛起》,载《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