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模式由盛至衰的经济分析
1917年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形成的苏联模式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开创阶段的一种早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所处的历史时代,即战争与革命时代的特征。由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存在战争威胁,苏联从“一五”计划开始就特别强调备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反映到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上,就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的特点。从备战出发,产生了这个模式的经济发展的粗放性、经济结构的超重性、经济体制的集中计划性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性。在二战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经济上,苏联在短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为欧洲一流的工业强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在军事上,为反法西期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在文化上,作为走向现代化的新样板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发生广泛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这一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然而,斯大林及其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变化了的时代面前,仍然把它视为唯一的和不可更改的模式(尽管也对之作了一点改良),以致同时代的发展愈来愈不适应。这个模式原有的一些长处和优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都变为短处和弱点了。60年代以后,苏联模式开始由盛转衰,其经济上的明显表现是:苏联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突然中断,进入6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见下表)。江河日下的苏联终于在90年代初走向深渊。苏联东欧剧变表明,落后于时代的苏联模式,最后为时代所抛弃。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的变迁,应当到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原因。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51-1960年1961-1965年 1966-1970年 苏联官方估计10.16.5 7.8 西方估计 5.64.9 5.1 苏联学者估计 7.24.4 4.1 1971-1975年1976-1980年 1981-1985年 苏联官方估计 5.74.3 3.6 西方估计 3.02.3 0.6 苏联学者估计 3.21.0 0.6 资料来源:E.埃里克森《1979-1990年的苏联》,圣弗兰西斯科:ICS出版社1990年版。 一、粗放发展的潜力耗尽,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长期以来,苏联实行的是一种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主要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企业内部的潜力,而是依靠不断增加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它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一个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社会产品的数量上尽快赶上西方国家,为了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做出的一种选择。 粗放发展是相对于集约发展而言的。与集约发展相比,粗放发展具有效益差和不经济的特点,但它并非是绝对的坏事。在一定国家的一定条件下,粗放发展是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它的前提条件是有过剩的劳动力,并且生产的增长快于生产费用的增长。由于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粗放发展的潜力巨大,因此从沙俄到苏联都采取了粗放发展的战略,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绩效。但不管资源多么丰富,资源都是有限的。苏联首先开采工业发达的西部地区的相对便宜、便于开采和利用的资源,由于粗放经营损耗浪费十分严重,西部地区的资源日趋枯竭。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资源开采的重心逐渐东移。但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结构复杂,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因而开采费用急剧增长。如在1976-1980年期间,开采1吨石油的费用比1972 年以前增长了一倍多(注:[苏]《计划经济》,1982年第8期。)。进入70 年代以后苏联的生产费用的增长,已快于生产的增长。另外,劳动力的补充来源日趋困难,60年代,苏联人口出生率由50年代的25-27‰下降到17-18‰,劳动力来源也随之减少,靠追加劳动力来增产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