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战后苏联模式由盛至衰的经济分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孙代尧 参加讨论

但是,从70年代起,科技革命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西方国家以70年代初兴起的微电子技术为先导,对电子、生化等部门的研究开发投资急剧增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将高技术开发与改造传统产业和更新产品结合起来。新科技革命开创了通用技术的时代,过去那种军事技术明显高于民用技术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西方国家开始从“军事立国”转向“技术立国”。这表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大国之间国际较量的制高点,已由军事实力转移到以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实力上来。
    值此关键时刻,苏联却无动于衷,仍在奉行“国防优先”战略和军事技术优先发展的模式,实际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军事科研费用占国家科研费用的比重都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这一战略背离了新科技革命的特征,阻碍了苏联科技的发展,使苏联在新科技革命出现比西方国家落后的局面。高技术的差距使苏联难以形成新兴技术产业,难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从而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转换,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其他国家在新技术革命中开发出来的高技术成果,苏联的反应也相当迟钝。直至80年代中期,在西方国家一个个宏大的高科技开发计划的刺激下, 经互会才行动起来, 于1985年在莫斯科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经互会成员国2000年前的科技进步综合纲要》。苏联的认识滞后于新科技革命十几年,丧失了宝贵的时机,其技术水平被普遍认为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苏联因固守军事技术领先发展的过时战略而导致国力大衰,是很耐人寻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军事的竞争中登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占据了世界超级大国的位置。然而,70年代以后苏联国力的急剧衰落,其主要原因却不是军事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相反,它向人们发出的新信息是:传统的强国之路已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当代世界已从“军事争霸”进入“技术制胜”的时代,国际较量的制高点已由军事力演变为以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力。战后日本由“技术大国”、“经济大国”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之路,正是这一变化的典型反映。
    第三,苏联在维系东欧以及同美国争夺第三世界上耗费了巨额资金,从而给经济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据统计,赫鲁晓夫时期(1955-1964年),苏联向第三世界22个新独立的国家提供了38.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24.6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战略核军备实现了同美国的均势,苏联便依仗其迅速膨胀的军事实力并乘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元气大伤、国内新孤立主义抬头、在亚非拉地区实行收缩之机,积极推行“历史性进攻”战略。70年代,苏联向第三世界所提供的军援和经援分别高达474亿美元和116亿美元。根据苏联公布的数字,在1965-1979年间,它在国外22国的驻军高达75万人。这种恶性发展的扩张主义战略使苏联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1990年7 月苏共二十八大发言时说:过去20年苏联同西方军事对抗共花去7000亿卢布;为同中国对抗,用于军事基础设施上的费用达2000亿卢布。另据美国的权威经济机构的估计,仅1982年一年,苏联用于补贴东欧各国和在第三世界扩张的费用就达到400亿美元;从1972年到1981年, 东欧所得的苏联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在阿富汗作战,共花费600亿卢布(注: 参见杜攻主编:《转变中的世界格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历史证明,扩张过度是所有大国衰落的主要根源。100多年前,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反复论证:“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状况’,以可供暴力支配的物质手段为基础的。”“军国主义统治着并且吞噬着欧洲。但是这种军国主义本身也包含着自身毁灭的萌芽。各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它们一方面不得不每年在陆军、海军、火炮等方面花费更多的金钱,从而越来越加速财政的崩溃;另一方面不得不越来越严格地采用普遍义务兵役制,结果使全体人民学会使用武器;这就使人民有可能在一定时机反对军事长官而实现自己的意志。……军国主义将由于自身发展的辩证法而灭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09,513-514页。)。战后的历史证明,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不仅消弱了美国,也拖垮了苏联。可以说,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扩张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衰落,使苏联沦为拥有原子弹的“发展中国家”。
    第四,与军事上的对外扩张相联系,苏联在对外经济关系上采取了一种自我孤立的封闭政策。这是备战型经济模式在对外经济关系上的必然反映。
    战后苏联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斯大林在1952年提出的“两个世界市场”理论(注:《斯大林选集》下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1页。)。 这是一个与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背道而驰的理论,其实质是搞“自我封闭”。赫鲁晓夫执政后,进一步将这个理论发展为“两个世界体系”的理论,热衷于建立一个旨在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控制的“按统一计划调节的世界共产主义经济”,其实质仍是搞“自我封闭”。直到赫鲁晓夫下台前,苏联的对外经贸主要限于经互会内部,与西方贸易额始终未超过28亿卢布。勃列日涅夫当政前期,即60年代后半期,苏联仍囿于半封闭状况,与西方贸易的水平仅比赫鲁晓夫时期高出1-2%。进入70年代,由于西方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加之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东西方关系由紧张转向缓和,苏联同西方经济关系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苏从西方引进了177 亿卢布的资金和进口了290亿卢布的先进技术设备,获得不少经济实惠。但好景不长, 由于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以及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引起西方的制裁,致使苏联同西方经济关系严重萎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