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曾撰文对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问题进行过分析和阐述,指出日本由于江户时代后期的农业生产率高于中国,因而其原初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和国内市场比中国发达,这就使得自明治维新以后开始的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近代工业化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国内市场基础。一定程度的国内市场的存在对于此后日本的近代工业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它使得日本的近代工业化不再受到市场的严重限制,虽然它在初期为西方工业国所占领,但可以通过政府的作用抑制西方工业品的进入,由此腾空出来的市场就成了国内近代工业化的市场。相反,在商品率很低、国内市场很狭小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的工业制品很难进入,本国的近代工业也很难立足,为本国的近代工业化所需要的市场,主要要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剩余产品的增加、商品化率的提高来实现。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其工业化要比第一种情况困难得多。(注:参见拙文:《中国与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 期;《日本与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市场条件的比较》,载罗荣渠、董正华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但是,我们说日本的原初工业化为近代工业化准备了一定规模的国内市场,并不等于说仅靠这个规模的国内市场就可以确立整个近代工业了。为近代工业化所需的国内市场还必须不断地扩大,而且实际上也是在不断扩大的。如棉纱的国内需求量在1887-1888年还只不过32.8万捆(40836吨),人均1.26公斤,但此后不断增长,到1913-1914年达318.6万捆(477900吨),人均9.06公斤,人均消费量扩大了7.2倍。棉布消费量1861年为1878万公斤,人均0.58公斤(当然,这只是棉花总消费中的一部分,严格地说,只是商品布部分)。(注: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序说》,日本塙书房1971年版,上卷第146、183页,下卷第82页。)在1861年,至少还会有30%左右的自给布,即购棉织布和购纱织布。而到了明治中期的1891年,棉布消费量扩大到6156万公斤,人均1.54公斤,人均消费量扩大了2.66倍。(注: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1年第2版,第163页。) 日本的近代工业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一次模式转换:在此之前,日本的近代工业化是以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基础的;在此之后,日本的近代工业化逐渐脱离国内市场,向主要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工业化模式转换。在19世纪以前,日本的国内市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对工业制品的消费需求得以不断地增长,而在20世纪初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加速工业化,大肆剥夺农村,将农村居民的收入转化为投资资本,结果使得农村居民日益贫困化,农村购买力萎缩,国内市场缩小,工业化的进展不得不依赖于国外市场和国内固定资本投资。日本近代工业化的这一模式转换是日本资本主义演变为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根源。 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在19世纪末以前,日本的工业化是以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基础的,而促使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当然是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从1885年到1915年,农业的净产值增长了74.6%,平均年增长1.9%,农业劳动人均产值增长了81%,平均年增长2%,虽然净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全产业净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劳动者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超过了非农业(含工业)劳动者人均净产值的增长。这一现象表明两点:一是农业净产值的增长虽然慢于工业净产值的增长,但也在扎实、稳定地增长着;二是由于农业劳动力不断地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的增长是靠提高单位产出从而提高人均产值来实现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