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和农业的输出日益增多,但农村和农业的收入并没有与之同速增长。原因在于产出的增长速度是有限制的,同时人口又在不断增长,抵销了其增长速度。以主要作物米来说,从1905年到1925年,单位产量增长了20.6%,种植面积增长了10%,使得其总产量增长了32.9%,但同时人口也增长了27.3%,大大抵销了其人均增长速度。(注:大米增长率参见晖峻众三:《日本农业问题的展开》上,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第91页;人口增长率参见矢野恒太郎纪念会编:《日本100 年》, 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从农业的总增长率看,1878 -1890年平均年率为1.88%,1891-1900年为1.26%,1901-1910年为2.10%,1911-1920年为1.62%,1921-1930年为0.97%,1931-1940年为0.33%。(注: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第61页。)也就是说,自1910年之后的年增长率是趋于下降的。前表一也显示,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在1885-1915年间以年率2%的速度增长,而1915-1940 年间的年增长率只有0.6%。这表明从1910年以后开始, 劳动生产率增长趋于停滞是日本农业的总趋势。再加上人口的增长和租税的成倍增长,使得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趋于停滞。从前表二中看出,全日本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在1885-1900年间为年率2.22%,而到了1900-1915年间,年率下降为0.46%,表明消费水平提高速度迟滞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农业人口中,而且是日本所有人口的总体现象。1915-1940年间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年率为1.51%,快于1900-1915年,但与“小政府”时代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注:日本《长期经济统计》第2表。) 在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工业化模式下,农业增长率的下降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放慢必然要导致国内市场扩大的迟滞,从而导致制造业和整个工业增长速度下降(尽管下降的速度可能没有农业快)。但是,众所周知,在1910年以后的日本,农业增长率的下降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放慢不仅没有伴随着工业增长速度的降低,工业以及建设业、运输通讯业的增长速度莫如说是在加快的。那么,除第一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的快速增长是以什么为引导力的呢?其引导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一是国内固定资本的投资。表四是二战前日本国民总支出(GNE)的结构情况。(注: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第140页。)由于国内总支出等于国内总需求,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增长的引导力的总需求的结构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自下而上工业化的典型时期(1888年前后),需求结构中个人消费支出占86.3%,而国内固定资产形成为6.8%左右,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在2.1-4.4 %(出口与进口,一般情况或总体趋势是要平衡的)左右。从1910年开始,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开始下降,固定资产形成和对国外市场的依赖都在加重。到二战前,个人消费支出已下降为63.6%,而固定资本形成已接近30%,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也上升到20%以上。这种支出和需求结构在西方先进工业国是到二战以后才出现的,而日本在30年代就实现了,充分说明了日本压抑消费支出,严重倚重固定资本投资和海外市场的畸形结构。 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固定资本形成的结构。从表五可以看出,(注:大川一司等编:《长期经济统计--推测与分析》第3卷, 东洋经济新报社1966年版,第183-186、218-221页。)在国内固定资本形成中,在1890年,民间部分占80%以上,政府部分不足20%,以后民间部分逐年下降,政府部分逐年上升,到1938年,政府部分已接近一半。在政府的固定资本形成中,用于军事的比率在1890年为20.7%,1900年上升35.7%,二战前的1938年达69.7%,是一种偏重军事的投资结构。从产业分类看,在1890年,含农业的第一产业的资本形成占63.8%,非第一产业的资本形成占36.2%。此后第一产业逐年下降,非第一产业逐年上升,到二战前非第一产业的资本形成扩大到90.5%,第一产业缩小到仅9.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