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5)
注释: ①、②、⑨、(13)、(15)、(23)、(29)、(31)、(36)、(58)、(60)(61)汪宁生:《云南沧源岩画的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③、(34)、(35)、(42)、(46)、(50)、(55)、(56)、(64)杨天佑:《云南的原始岩画》,《云南省博物馆建馆三十五周年论文集》1986年。 ④吴学明:《被钟乳石覆盖的舞蹈画面》图版说明139;《沧源岩画所在地》图版说明133,《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1993年。 ⑤肖明华:《云南沧源丁来新石器及其岩画初探》,《史前研究》1988年1、2期(合刊)。 ⑥、⑦胡雨帆、吴学明、史普南:《用孢粉化石考证古代岩画》,《化石》1984年第2期。 ⑧、(43)李伟卿:《云南古代岩画艺术》,《美术研究》1985年2期。 ⑩、(11)、(12)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考古学报》1979年4期。 (14)王克荣、邱钟仑、陈远璋:《巫术文化的遗迹--广西左江岩画剖析》,《学术论坛》1984年3期。 (16)高至喜:《湖南发现的几件越族风格的文物》,《文物》1980年12期。 (17)、(37)、(41)、(66)王克荣、邱钟仑、陈远璋:《广西左江岩画》文物出版社1988年。 (18)、(28)蒋廷瑜:《羊角钮铜钟初论》,《文物》1984年5期。 (1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田东发现战国墓葬》,《考古》1979年6期。 (20)、(40)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 (2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 (22)贵州省博物:《贵州清镇、坪坝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1期。 (24)邱钟仑:《左江岩画的族属》,《学术论坛》1982年3期。邱钟仑:《骆越与铜鼓》,《中国铜鼓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25)、(27)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博物馆联合编辑组:《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1980年;中国古代铜研究会编:《中国古代铜鼓》文物出版社1988年。 (26)罗坤馨:《贺县出土石寨山型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8期1992年4期。 (30)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中国古代铜鼓》文物出版社1988年。 (32)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花山崖壁画资料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63年。 (3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训练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文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75年5期。 (3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2期。 (39)、(67)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44)沧源岩画联合调查组:《云南沧源丁来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报告》,《史前研究》1986年1、2期(合刊)。 (45)邱宣充:《沧源县岩画附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 (47)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4期。 (48)张增祺:《云南青铜文化研究》;阚勇:《滇西青铜文化浅谈》,均载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青铜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49)、(54)、(69)段世琳:《云南沧源岩画族属试探》,《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